2017年1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恶性黑素瘤是生长最快的肿瘤之一,也是最致命的皮肤疾病。来自科隆大学集群卓越衰老研究中心的SandraIden及其团队研究了周围组织对黑素瘤的形成及生长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ofExperimentalMedicine》上。我们的皮肤是我们应对周围环境最重要的屏障之一。每天它都会和紫外照射、机械压力、细菌或病毒等威胁进行斗争。过量暴露在太阳光下是皮肤癌最大的危险因素,1960s一个人一生患恶性黑素瘤的概率为1/600,而现在这个概率是1/100。因此关于这种癌症的研究至关重要。
皮肤的最外层是表皮,由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其中的角化细胞组成了皮肤屏障,对损伤修复至关重要,而其中的黑色素细胞在保护我们免受紫外损伤中发挥中重要作用。它们会分泌黑色素吸收能量并将之转化为热,以此保护DNA免受紫外损伤。黑素瘤就源于突变的黑色素细胞。“迄今为止,黑素瘤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自身的变化和免疫系统对黑色素细胞的识别。同时,目前已经知道有许多突变会加速黑素瘤细胞的生长。”研究的资深作者SandraIden解释道,“我们现在发现周围的上皮对黑色素细胞的命运以及肿瘤形成早期阶段有重要的影响,角化细胞监控黑色素细胞,因此可能发挥着降低黑素瘤风险的作用。”
一种所谓的极化蛋白,尤其是Par3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的任务是控制细胞形状和功能。为了研究这些蛋白的功能,研究人员使用了黑素瘤风险增加的小鼠模型进行研究。这个过程模拟了人体疾病的发病过程。“我们可以特异性地干扰肿瘤周围上皮细胞中的极化蛋白信号通路,我们发现这可以直接干扰角化细胞和黑色素细胞之间的交流,而这种交流可以促进黑素瘤的形成和转移。”接下来的分析表明Par3可以通过调节细胞-细胞接触的重要分子P-钙黏素的功能来抑制黑色素细胞转化。“失去Par3会增加P-钙黏素介导的角化细胞和黑色素细胞之间的接触,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SandraIden补充道。
通过与科隆大学医院皮肤科的研究人员合作,SandraIden分析了来自皮肤癌病人的人体组织样品。“我们收集了不同分期黑素瘤的样品并分析Par3与P-钙黏素的表达与肿瘤生长之间的关系。有趣的是,我们发现肿瘤分期越靠后,Par3的表达水平越低,但是肿瘤细胞与邻近上皮细胞之间P-钙黏素的数量越多。此外,P-钙黏素高表达的病人生存率更低。同时,来自老鼠和人体的实验结果很相似。综合这些结果,我们发现了肿瘤周围的正常健康组织影响癌细胞、改变自己构造及对癌细胞敏感性的方式。为了开发出预防、诊断及治疗黑素瘤的方式,我们应该拓宽我们对肿瘤的认识,同时要考虑肿瘤周围健康组织的变化。”
TheepidermalpolarityproteinPar3isanon–cellautonomoussuppressorofmalignantmelanoma
MelinaMescheretal.,TheJournalofExperimentalMedicine(2017)
DOI:10.1084/jem.20160596

北大外科专家罗成华:如何应对腹膜后肿瘤手术大出血?
当巨大有腹膜后肿瘤经过长时间艰难的手术被切下后,由于手术过程大量的出血和输血,丢失很多凝血物质,病人的凝血机能很差,肿瘤床出血有时很难控制,可见出血的血管结扎或缝扎后,创面仍不停渗血,尽管局部使用各种凝血海绵或纱布,也无法控制渗血,而病人的血脉搏很不稳定,应尽快结束手术。在判明是腹膜后肿瘤周围的供瘤血管出血时,可用止血钳夹止血,给以缝扎或结扎。腹膜后肿瘤术中大出血的可能情况有以下几种:一是腹膜后大血管误伤破裂出血,如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髂血管、肠系膜血管,以及腹膜后器官供应血管。手术医师此时应保持镇静,在
0评论2025-09-131
日本开发多发性骨髓瘤新型免疫疗法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2015年报告过一种基于改造患者自身免疫细胞的免疫疗法,可追踪、杀死癌变B细胞,从而对多发性骨髓瘤起到治疗效果。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这种方法有望成为治疗骨髓瘤的新型免疫疗法,他们将于2019年开始进行临床试验确认疗效和安全性。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血液癌症,日本大阪大学最新开发出治疗这种疾病的新型免疫疗法。将其移植到实验鼠体内后,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免疫细胞不会伤害正常细胞,只会专门杀死骨髓瘤细胞,具有较好的抗癌效果。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就将其
0评论2025-09-126
神经母细胞瘤治疗有新靶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朱孝峰教授团队从细胞自噬机制角度,揭示了从CaMKII激活到Id蛋白的自噬性降解进而调控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为临床上神经母细胞瘤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靶标。Id蛋白的降解促进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化,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该团队研究发现,钙调蛋白激酶CaMKII可以直接磷酸化Beclin1的丝氨酸90位点,并促进后者发生K63型泛素化进而激活自噬,同时,CaMKII也可以磷酸化分化抑制蛋白Id1和Id2,磷酸化的Id蛋白进而与泛素连接酶TRAF6结合,促进Id蛋白的K63型泛素化,泛素化的
0评论2025-09-1011
免疫疗法对一类常见白血病显疗效
美国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人员在新一期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对24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开展了临床试验。在接受CAR-T疗法治疗4周后,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患者的淋巴结大小,发现其中有17人肿瘤缩小或消失。报告说,接受CAR-T疗法治疗期间,这些患者中有20人出现了副作用,绝大部分人的副作用都得到缓解,但有两人送入重症病房抢救,其中一人死亡。美国研究人员17日公布的一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一种基于患者自身免疫细胞的免疫疗法对成年人最常见的一类白血病有明
0评论2025-09-0914
《肿瘤生物学》被 SCI 除名,曾撤稿 107 篇中国医学论文
7月18日,WebofScience引文数据库所有者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表示,科睿唯安期刊评审专家团队经过仔细评估,最终决定:《肿瘤生物学》由于不再满足WebofScience期刊收录的一贯而严格的标准,该刊自2017年7月起不再被WebofScience数据库旗下的SCI收录。据科睿唯安介绍,被WebofScience收录的期刊需要满足以下四项标准要求:1、出版规范包括期刊出版的时效性、国际编辑惯例、英文文献编目信息、同行评议过程和出版伦理等。科睿唯安表示,对于已被Webof
0评论2025-09-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