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诠教授解答:加碘盐是否是导致甲状腺癌高发的因?

   2024-05-26 83
核心提示:近年来,"补碘之争 "引发了一定程度的脱碘热,针对这一现象,张教授解读呼吁:市场上的无碘盐是为一些不适合食用碘盐的人群供应的,如甲亢、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中的少数患者,因治疗需要遵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如此迅速增加的碘盐带头人群,真的是因为我们平时吃的碘盐导致碘超标引发的甲状腺癌吗。对于这个数据,其实忽略了碘盐从出厂到销售过程中会损失20%的碘含量,在烹饪过程中又会损失20%的碘含量,也就是说中国人每天从碘盐中摄入的碘量其实只有140到540微克,这已经不是那么惊人了。据中国营养学会的一份报告显示,我

如此迅速增加的碘盐带头人群,真的是因为我们平时吃的碘盐导致碘超标引发的甲状腺癌吗?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科副主任张教授解释道。

甲状腺癌高发与碘盐有关?缺乏有效证据

中山 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科副主任张教授介绍说,甲状腺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发育、促进大脑发育等生理功能。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癌症的1%。通过临床观察,中青年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至3倍。张主任说,甲状腺癌的致病因素尚不明确。因此,推断甲状腺癌发病率升高与食盐加碘有关的依据并不充分,也缺乏足够的证据。辐射、碘过量、遗传、不良情绪、激素水平等都可能是甲状腺癌发病的诱发因素。但是,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碘过量会导致甲状腺癌。

对于很多 "怕碘盐 "的人拿海产品代替碘盐的说法,张教授并不认同,"普通海产品(海带除外)的碘含量很少,远远达不到人体正常生理对碘的需求量。据统计,如果吃海鲜补碘,每天需要吃 750 克海鲜才能满足一天所需的碘量。然而,普通人一天怎么可能吃得下足够的海鲜呢?"

碘过量和碘缺乏都有害

那么,甲状腺癌患者真的会增多吗?一方面,由于我国缺乏规范的肿瘤疾病登记制度,人们通常借用国外的发病数据作为参考,并不能准确反映我国的真实发病情况;另一方面,甲状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低恶性疾病、 越来越多的人被早期发现患有甲状腺癌,这可能与彩超技术的普及应用、超声医生检查水平的提高以及仪器准确性和灵敏度的提高有关。这可能与彩色超声技术的普及、超声医生检查水平的提高以及仪器准确性和灵敏度的提高有关。

碘超标和碘缺乏都是有害的。碘超标的定义(尿碘大于 300 微克/升)是由权威的国际学术组织于 2001 年首次提出的,认为碘超标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脑发育障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每天摄入加碘盐会导致碘过量吗?

据中国营养学会的一份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居民日均食盐摄入量为11克,农村居民达到17克,"这意味着,按照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碘盐每克含碘20至50微克计算,中国人每天的碘摄入量达到惊人的220至850微克,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划定的每天200微克的安全线"。

对于这个数据,其实忽略了碘盐从出厂到销售过程中会损失20%的碘含量,在烹饪过程中又会损失20%的碘含量,也就是说中国人每天从碘盐中摄入的碘量其实只有140到540微克,这已经不是那么惊人了。此外,多余的碘很容易通过肾脏从尿液中排出,很多人每天摄入的碘超过这个安全线也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碘盐的摄入量可以因人而异,但不能盲目

碘的摄入量应因人而异,做到合理摄入。正常人应避免无碘摄入和高碘摄入两个极端。张教授举了一个例子。例如,生活在华北地区的人,由于水中含碘量少,在日常生活中应多注意碘的摄入,避免 "大脖子病 "的发生。沿海城市的人可以减少碘的摄入量,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和食物不缺碘。

近年来,"补碘之争 "引发了一定程度的脱碘热,针对这一现象,张教授解读呼吁:市场上的无碘盐是为一些不适合食用碘盐的人群供应的,如甲亢、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中的少数患者,因治疗需要遵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一般人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不应食用非碘盐。对于那些担心碘摄入量过多的人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减少食物中的加盐量来控制碘摄入量。如果担心自己的碘营养状况,可以到市疾控中心或各大医院监测尿碘。

张教授说: "生活中,有的人把盐罐的盖子打开,使碘自然挥发,有的做饭时提前放盐,炒菜时先用油使碘挥发。其实,这些方法都不能使碘挥发,因为合格碘盐的碘相对稳定,原生的脱碘方法是行不通的。现在的碘盐都是添加碘酸钾,碘酸钾比以前的碘化钾更稳定,不易挥发"。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治疗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
推荐治疗
点击排行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