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能根治吗?截肢手术怎样避免骨髓炎病发

   2024-10-30 1100
核心提示:慢性骨髓炎是一种病程较长、病情较为复杂的疾病。由于存在死骨、死腔、窦道等,治疗起来确实具有挑战性。通过合适的治疗方法,包

慢性骨髓炎是一种病程较长、病情较为复杂的疾病。由于存在死骨、死腔、窦道等,治疗起来确实具有挑战性。通过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彻底的清创手术、合理应用抗生素、适当的引流以及后续的康复治疗等综合措施,部分患者是可以达到根治效果的。但这并非绝对,有些患者可能由于病情严重、身体状况不佳、治疗不规范或不及时等多种因素,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情容易反复。

慢性骨髓炎能根治吗

慢性骨髓炎是可以得到根治,它的治疗原则主要是:

第一,抗感染治疗。包括全身和局部的使用抗感染药物,其中全身使用抗感染药物疗程需要达到4到6周,在使用抗感染药物之前,一定要进行反复的血液以及局部的分泌物的培养,争取培养到病原体,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来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第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清除坏死的组织以及死骨,同时要注意清除残存的细菌,消灭死腔,修复骨缺损,进行骨的重建,同时要注意修复局部的皮肤软组织的缺损,如果有较多的脓液可以考虑进行负压吸引。

第三,一定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以及对症处理,可以适当的考虑输注红细胞,白蛋白等。

第四,要考虑是否存在基础性的疾病,包括糖尿病,肝病,艾滋病等,如果有基础疾病,一定要积极的治疗。

截肢手术怎样避免骨髓炎病发

截肢手术是临床中对于一些肢体严重病变所采取的手术治疗方式,通常肢体不能有效的保全,需要进行截除。截除以后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比如常见的骨髓炎,大多是通过局部伤口的感染所引起,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避免继发骨髓炎的发生。

1、在截肢手术之前,应该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严格的评估,如果不是急症手术的话,应该保持良好的基础代谢状态,如果合并有糖尿病或者身体基础的消耗、贫血时,应该及时的纠正,积极的控制血糖,改善贫血状态,适当的增加营养,调整身体的免疫状态,这种情况可以促进术后局部伤口的愈合,手术切口的暴露是发生骨髓炎最主要的因素,有效的伤口愈合可以减少骨髓炎的发生。

2、在手术过程当中,要对局部的伤口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尤其是一些污染伤口,在截肢手术时应该防治局部的破损,导致致病病原体的侵入,以免引起骨髓炎的发生。所以应该重视手术的严格消毒处理,尤其是局部的组织破坏严重,包括污染严重的情况,应该及时的切除清理,手术以后局部进行严格的换药引流,防止导致局部的血管堵塞,引起继发性的感染,导致骨髓炎的发生。

3、术后应该严密的监测局部的血液循环,防止局部的严重肿胀,压迫血管,影响血运,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同时应该调整合理的生活饮食习惯,适当的增加营养,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对于严重地消耗性的患者可以给予新鲜的血浆、白蛋白输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改善局部的愈合状况,也是预防骨髓炎发生的重要措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
  • kuadu-y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