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有什么具体症状
慢性骨髓炎主要是由各种原因导致骨骼感染引起的,治疗不及时对患者的危害很大。了解慢性骨髓炎的症状对治疗有一定的帮助。那么慢性骨髓炎的症状有哪些?下面是相关专家做出的详细解答。
临床上进入慢性炎症期时,有局部肿胀,骨质增厚,表面粗糙,有压痛。如有窦道,伤口长期不愈,偶有小块死骨排出。有时伤口暂时愈合,但由于存在感染病灶,炎症扩散,可引起急性发作,有全身发冷发热,局部红肿,经切开引流,或自行穿破,或药物控制后,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炎症也逐渐消退,伤口愈合,如此反复发作。全身健康较差时,也易引起发作。
由于炎症反复发作,多处窦道,对肢体功能影响较大,有肌肉萎缩;如发生病理骨折,可有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如发病接近关节,多有关节挛缩或僵硬。这是常见的慢性骨髓炎的症状。
X线照片可显示死骨及大量较致密的新骨形成,有时有空腔,如系战伤,可有弹片存在。布劳德氏脓肿X线照片显示长骨干骺端有圆形稀疏区,脓肿周围骨质致密。加利氏骨髓炎骨质一般较粗大致密,无明显死骨,骨髓腔消失。
边缘性骨髓炎怎么治疗
边缘性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治疗边缘性骨髓炎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一、药物治疗
1、抗生素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边缘性骨髓炎,抗生素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疗程一般为4-6周。
2、镇痛治疗:边缘性骨髓炎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需要使用镇痛药物进行缓解。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
3、免疫调节剂:对于慢性边缘性骨髓炎患者,免疫调节剂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炎症消退。常用的免疫调节剂包括环孢素等。
二、手术治疗
1、清创引流术:对于急性边缘性骨髓炎患者,需要进行清创引流术以清除病灶内的脓液和坏死组织。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避免感染复发。
2、骨切除术:对于严重的边缘性骨髓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骨切除术以彻底清除病灶。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功能锻炼,恢复肢体功能。
三、物理治疗
1、热敷疗法: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但需要注意不要过度热敷,以免烫伤皮肤。
2、冷敷疗法: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适用于急性期的治疗。但同样需要注意不要过度冷敷,以免引起其他不良反应。
总之,边缘性骨髓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加强锻炼和休息,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