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多久感染骨髓炎
骨折后并不一定100%感染骨髓炎,一般骨折,在通过积极的治疗或手术后,抵抗力高的患者,一般不会发生骨髓炎。但有少数患者可能会感染骨髓炎,分为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由于个人体质不同,所以感染情况也不同,感染时间并不能完全确定。
1、急性骨髓炎:会使患者出现高热,伴有局部疼痛,若不及时治疗,会有溃破、流脓的现象,从而会引起有死骨、空洞形成,重症患者会危及生命,若出现以上情况,请及时就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等药物,严重者可进行钻孔引流术等手术治疗;
2、慢性的骨髓炎:是因为急性骨髓炎没及时治疗,而形成死骨,骨骼内部形成空洞,可见皮肤表面有溃破、流脓的症状,局部表面组织可能没有明显的红肿、疼痛的症状,慢性骨髓炎一般白细胞不会有明显增高,血沉和C反应蛋白会有增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林可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骨折后的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均衡,多饮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及水果蔬菜,避免饮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骨髓炎吃药能治好吗
骨髓炎吃药是否能治好,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
骨髓炎属于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如果骨髓炎的情况并不严重,只是出现轻微疼痛、肿胀等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炎症,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如果骨髓炎的情况比较严重,出现了局部疼痛、肿胀、发热等症状,并且在服用药物后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此时可能无法治好。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骨科,通过穿刺引流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将坏死的组织及时清除。同时,也可以积极配合医生通过紫外线照射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能够促进炎症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