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药业F520临床试验,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F520单药治疗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有效性和安全性的Ⅱ期临床试验

试验目的
考察F520在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有效性,采用由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价的客观缓解率(ORR)为主要疗效指标。
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II期
设计类型:单臂试验
随机化:非随机化
盲法:开放
试验范围:国内试验
受试者信息
年龄:18岁(最小年龄)至无上限(最大年龄)
性别:男+女
健康受试者:无
出入排标准
入选标准
1、年龄18周岁及以上,男女均可;
2、经病理学确诊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且至少经过一线系统性全身治疗复发/难治的PTCL;复发/难治的定义如下:
●复发:在之前的治疗中达到CR后12个月内在原发部位或其它部位出现新病灶的患者;
●难治:经充分治疗后,最佳疗效或者结束原因为PD的受试者;如果是NK/T细胞淋巴瘤(鼻型)之前的治疗中必须包含培门冬酶的化疗方案;
3、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织(ECOG)体力状态评分为0~2;
4、预期生存期≥3个月;
5、同意提供存档的肿瘤组织标本或新鲜的组织样本,包括足以完成PD-L1检测的样本;
6、至少有一个二维可测量的病灶,结内病灶:长径1.5cm,短径1.0cm;结外病灶:长径1.0cm;
7、重要器官的功能符合下列要求(首次给药前14天内不允许使用任何血液成分及细胞生长因子的药品):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1.5×10^9/L,血小板计数(PLT)≥75×10^9/L,血红蛋白(HGB)≥90g/L;
●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TBIL)≤1.5×正常值范围上限(UL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5×ULN;如果存在肝脏转移,则TBIL≤3×ULN,ALT和AST≤5×ULN;
●肾功能:血清肌酐(Cr)≤1.5×ULN;
●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TSH)在正常值范围内;若TSH异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需在正常值范围内或者异常无临床意义;
8、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而且能够遵守方案规定的访视及相关程序。
排除标准
1、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ATLL)者;
2、明确的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CNS)浸润者,包括脑实质、脑膜侵犯或脊髓压迫等;
3、淋巴结外、皮肤起病为主的T细胞淋巴瘤者;例如:蕈样霉菌/Sezary综合症(MF/SS),原发皮肤CD30阳性T细胞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原发皮肤δγT细胞淋巴瘤,原发皮肤CD8阳性侵袭性、噬表皮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原发皮肤肢端CD8阳性T细胞淋巴瘤,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原发皮肤CD4阳性中小T细胞淋巴增生性疾病;
4、具有以下特定既往病史的患者,如活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I型糖尿病、需要激素替代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桥本甲状腺炎除外)、严重精神疾病患者;
5、首次给药前14天内或研究期间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全身或可吸收的局部激素治疗以达到免疫抑制目的(剂量10mg/d泼尼松或其他等疗效激素)者;
6、首次给药前4周内接受过放疗、化疗、激素治疗、手术、靶向治疗或抗体类药物的系统治疗;首次给药前10周内使用过单克隆抗体耦联放射性核素或细胞毒素治疗;既往抗肿瘤治疗的毒性未恢复至≤1级(脱发除外)者;
7、未能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者;
8、首次给药前3个月内曾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者;
9、有器官移植或异基因骨髓移植病史者;
10、首次给药前4周之内或计划在研究期间接受减毒活疫苗者;
11、既往对大分子蛋白制剂或抗PD-1抗体过敏者;
12、受试者既往或同时患有其它恶性肿瘤(已治愈3年以上的皮肤基底细胞癌和宫颈原位癌除外)者;
13、有无法控制的或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首次给药前6个月内出现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II级以上充血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者;
14、HIV阳性患者,或活动性肝炎(乙肝参考:乙肝五项及HBV-DNA,转氨酶等,丙肝参考:HCV抗体以及HCVRNA)者;
15、首次给药前4周内曾接受其他任何临床试验药物/器械治疗者;
16、首次给药前6个月内有药物滥用史、酗酒史者;
17、先前使用抗PD-1、抗PD-L1、抗PD-L2、抗CD137或抗CTLA-4抗体或任何其他针对T细胞共刺激或检查点通路进行治疗的抗体或药物者;
18、既往或者同时患有间质性肺病(除外放化疗引起的且目前没有症状的间质性肺病)者;
19、需要全身性治疗的活动性感染者;
20、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感染者;
21、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研究期间至末次用药后6个月内有妊娠计划的女性患者或伴侣有此计划的男性患者,试验期间不愿采用一种医学认可的有效避孕措施(如宫内节育器或避孕套)者;
22、经研究者判断不适合入组者。
中药治疗晚期胃癌
由于晚期胃癌患者体质比较虚弱,也已失去手术机会,几种常规治疗方法如放疗效果也有限,或是无法承受手术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的时候,中药治疗晚期胃癌是最理想的办法,特别是采用一些高密度中药材提取的中成药,在改善患者体质的同时还能抑止癌细胞的生长及扩散。中药治疗晚期胃癌具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的作用,在配合化疗使用时,能缓解人体内毒副作用,促进机体恢复中药治疗晚期具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的作用,在配合化疗使用时,能缓解人体内毒副作用,促进机体恢复,以更好的耐受化疗。且中药使用剂量应根据晚期胃癌患者的具体
0评论2025-08-212
甜食致癌是慢性毒药
经常有人分析为何现在癌症越来越高发,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与很多年前相比,环境污染、放射线、工作压力都在威胁健康,却忽视了另一个重要因素——糖。不过,这些化学甜味剂比糖更可怕,它们会导致癌症,损害肝脏和神经系统,而且更难从身体中代谢出去。爱吃甜食是人的一种本能,这一点从新生儿身上就可以得到印证。吃糖会腐蚀牙齿,会影响视力,会造成胃,会导致尿路,会让人。为了蒙蔽那些甜食爱好者,商们还用人工甜味剂来替代糖,比如著名的阿斯巴甜和安赛蜜,比如著名的无糖口香糖和无糖可乐,以迎合那些减肥或者被叮嘱不能吃糖的人群。更最怕的
0评论2025-08-210
哪些药物能引起癌症
迄今癌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大都认为长接触致癌因素是罹患该病的重要原因,如多种化学物质能诱发人体组织和器官发生癌变。患者易患皮肤癌等,这就提醒人们,若长期使用某种抗癌药,应考虑它潜在的致癌作用。甲氨蝶呤治疗白血病及牛皮癣,易发生皮肤癌、鼻咽癌和宫颈癌。中草药如肉豆莞、大茴香、土荆芥、胡椒及樟脑油、巴豆油等,均有促发癌症作用,另外,对于霉变的,可能受黄曲霉素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切勿滥用。降血脂药如安妥明(氯贝丁酯)有诱发呼吸道、胃肠道的可能。长期使用甲基睾丸素、去氢甲睾铜和康复龙等,可诱发肝癌。
0评论2025-08-211
临床上常用的癌症止痛药
美施康定(MSContin,ContinusTablets,MST),硫酸吗啡控释片【药理】口服后1h开始显效,由于为特制的控制释放,在血中无峰谷现象,维持12h左右,便于临床应用。主要为恶心、呕吐、便秘和头晕,呼吸抑制较普通吗啡片轻,但可能较持久。【剂量与用法】每12h1次,剂量根据疼痛的程度、年龄和既往应用镇痛药的情况而定,以完全止痛24h为准。芬太尼透皮贴剂(FentanylTradermalSystem,多瑞吉)【药理】芬太尼是高效阿片类镇痛药,作用为吗啡的50-100倍。药效和吗啡相近,除镇痛作
0评论2025-08-213
晚期胃癌 药物联合治疗安全有效
Louvet医生认为,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和亚叶酸联合治疗转移或局部晚期胃癌患者安全有效。法国学者报道,对于转移或局部晚期患者,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和亚叶酸联合治疗安全有效。Joseph医院的LouvetC医生等人利用联合疗法治疗了53例M/AG患者。每例患者平均进行10个疗程。Louvet医生对49例患者进行了评估,平均随访期为18。8例患者接受补充治疗,其中6例进行手术,2例接受化/放疗。
0评论2025-08-210
除腋臭药物或“催生”乳腺癌
英国雷丁大学的菲利帕·达比博士最新的研究更是进一步表明,铝盐能在人类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过程中,增强雌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铝盐、镉盐等某些金属盐类,有类似于雌激素的作用,可促进乳腺癌细胞增长。但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指出:除腋臭的外用药物含有铝盐,将增加患乳腺癌风险。实际上,铝盐或其他无机物又被称作“金属雌激素”,这些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生活环境中,成为危害女性乳房健康的重要因素。之所以强调除臭剂、止汗剂的危险,是因为它们被直接喷洒或涂抹在腋下,离乳房较近。外用除臭剂、止汗剂是治疗腋臭的一种有效方法
0评论2025-08-1813
中药对胃癌晚期有治疗效果吗?
5.急、重、晚期癌症患者,体质较虚弱,服用人参皂苷Rh2可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期限。人参皂苷Rh2的作用1.刚刚确诊为癌症,但尚难以确定具体治疗方案的患者,服用后可控制病情发展,防止肿瘤转移、扩散。由于胃癌晚期患者体质比较虚弱,已经不适合常规方法治疗,或是无法承受手术治疗、放化疗等带来的毒副作用的时候,最理想的胃癌晚期的治疗方法便是保守的中医治疗,特别是采用一些高密度中药材提取的中成药,在改善患者体质的同时还能抑止癌细胞的生长及扩散。由于胃癌晚期患者体质比较虚弱,已经不适
0评论2025-08-186
曾经获益11年,耐药后快速进展!奥希替尼耐药后就真的没办法了?这些新药来了!
4)经标准治疗(包括铂类药物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对标准治疗不耐受且携带EGFR突变和/或c-MET异常的NSCLC患者,以及已接受过FDA/卫生当局批准的针对该适应症(即奥希替尼)的治疗(如可以得到该药物)且出现疾病进展或不耐受的T790M突变患者。临床试验纳入标准(节选)1)既往经现有疗法治疗后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无法接受或缺乏标准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注:包括经检测或出具既往检测报告确认具有EGFR敏感突变、ALK阳性等基因异常的患者)。2)携带EGFRC797S突变和/或ALK阳性的晚期NSCLC
0评论2025-08-186
奥希替尼(Osimertinib):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靶向药物
奥希替尼耐药后的治疗策略面对奥希替尼的耐药性,研究者们正在寻求新的治疗策略,这包括开发新的靶向药物,如针对HER3的药物PatritumabDeruxtecan等,或者采用药物组合的方式,通过多途径抑制肿瘤的生长,目前这些新的治疗策略仍在临床试验中,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认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总结虽然奥希替尼的耐药性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一个挑战,但科学家们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通过开发新的药物和采用药物组合疗法,我们有望克服这一问题,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项。奥希替尼在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奥希替尼已经成为世界
0评论2025-08-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