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个性化CAR-T疗法的商业化困局

2025-03-19 08:01890

上周,CAR-T疗法传来了一条让人欣喜的消息。9月9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公示,拟将上海药明巨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瑞基仑赛注射液上市申请纳入优先审评。目前,中国尚未有产品获批上市,瑞基仑赛的优先审批无疑会让制药人对CAR-T疗法的商业化抱有些许期待。不过,CAR-T疗法商业化并不顺畅,最早2017年上市的两款CAR-T产品的销售额也远未达到预期。


△表1.全球上市的三款CAR-T产品


CAR-T(ChimericantigenreceptorTcell,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是一种极为个性化的治疗,需要分离患者体内的T细胞并在体外进行特定肿瘤抗体的修饰,经过扩增后再回输至患者体内。这种个性化让CAR-T疗法的优势突出,如显著疗效、无耐药性等,但也正是因为该疗法的“个性化”,CAR-T疗法在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路上寸步难行。


△图1.CAR-T疗法原理

患者可及性低

传统的CAR-T技术需要为每位患者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每位患者体内收集各自的T细胞,随后在患者T细胞中插入一个新的基因,使其能产生某种特定蛋白。最后在体外大量扩增改造后的T细胞并回输到患者体内,从而达到消灭肿瘤细胞的目的。但该过程生产周期较长,有些患者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窗口,每次制备的细胞数量和质量一致性也得不到充分的保证。

此外,CAR-T的疗效存在不确定性。在某些患者身上能够发生奇迹,而在另一些患者身上却毫无反应的情况并不少见。来自不同的病人,每批T细胞的质量可能参差不齐,其他科学和生产变量(嵌入外来DNA所用的载体、细胞培养技术、运输及回输到患者体内的时机、选择的化疗方案)都会使结果难以预料,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


△表2.CAR-T常见不良反应

价格高昂

除了以上情况,“因人而异”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成本飙升,而飙升的成本最终还是要落到患者身上。为了避免移植免疫排斥,每个新患者都需要重新制备一次T细胞,从而导致该方法成本昂贵。比如诺华的Kymriah售价为475000美元,Gilead的Yescarta售价为373000美元),这样的费用对于普通患者来说确实是难以承担。

为了解决CAR-T疗法价格较高的问题,有些企业尝试着开发通用型CAR-T疗法,即从健康人体内提取分离T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其既能规避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又能发挥既定的抗癌作用。使用该技术可以一次性制备、储存大量的CAR-T细胞,当有患者需要CAR-T细胞的时候,可以“随取随用”。但这样的尝试似乎不算顺利,Juno的JCAR015、KitePharma的KTE-C19,以及Cellectis的UCART123都分别出现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死亡的事件。

标准化之困

难以控制的高成本背后其实是难以形成的标准化工作流程。个体化差异导致T细胞的备置周期不同,这种情况下,极难形成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而标准化工作流程是医疗产品商业化中控制成本极其重要的一环。目前,工业界仍没有开发出一个成熟的,完全可被接受的Car-T生产工艺过程,许多Car-T产品都在使用人工操作,非常耗时耗力,且难以扩大,失败率较高(成功率最高的吉利德在ZUMA-1中也有近10%)。


△图2.Car-T制备流程

碰壁实体瘤

当然,即使CAR-T疗法上市困难重重,也并非做不到,但上市后如何挣到让人满意的销售额又是另一个问题。尽管Car-T已经获批了以B细胞上CD19为靶点的DLBCL、PMBCL以及ALL在内三个适应症,但市场上对Car-T主要的担忧在于其靶点较少、适应症较少,市场受限。尤其是在约占了所有人恶性肿瘤90%的实体瘤领域,CAR-T疗法深受靶点选择之困。

CAR-T识别的靶点必须要表达在细胞膜表面。而在实体瘤里,寻找合格的CAR-T靶向的细胞膜蛋白着实不易。大家熟悉的HER2、GPC3、Mesothelin、GD2、CAIX等其实都是TAA(TumorAssociatedAntigen肿瘤相关抗原),很可能埋下安全的隐患,即靶向正常组织。据报道,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试验中,患者在输注靶向HER2的CAR-T细胞后,发生了急性肺水肿,并最终死于呼吸衰竭,研究发现正常肺组织细胞存在低表达的HER2蛋白。

不过,尽管实体瘤癌细胞存在大量异质性与演进性,实体瘤Car-T仍是众多肿瘤研究者与医生们积极探索的领域,已经有诸多针对实体瘤的Car-T临床试验在全球展开,并且展现出了不错的前景。


△表3.Car-T部分实体瘤进展情况,数据来源:clinicaltrials,财通证券研究所


结语

即使困难重重,也不可否认CAR-T疗法的潜在价值。作为抗肿瘤治疗的前沿技术应用,CAR-T产品仍然有不断升级并扩大适应症的预期。此外,技术的进步也在推动着CAR-T产品安全性和耐受性提高,提升临床应用的前景。在目前,国内开展的CAR-T临床试验数量已经多达23项,仅次于美国,这也是中国首次在新药研发领域走到国际前列。对于新药研发刚刚起步的中国而言,或许有弯道超车的可能。

参考出处:

1.财通证券《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看好Car-T行业长期发展》

2.https://mp.weixin.qq.com/s/lDh9bp1Is4sbSbVBQyzk6w

3.https://mp.weixin.qq.com/s/ajTXYe3qjG6oAldQ4mwiDw

4.http://www.yyjjb.com.cn/yyjjb/20.shtml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今日推荐】血液恶性肿瘤治疗的最新发展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通过实时定量PCR动态监测微小残留病(MRD),据此建立了基于危险分层治疗的体系:对于低危患者选择大剂量化疗,而对于高危患者选择allo-HSCT,使其复发率从45%-50%下降到15%,而5年生存率由50%-65%提高到82.7%,疗效达到了目前国际领先水平,改变了国内外学者认为“该类AML无需移植”的传统看法,实现了危险分层指导的AML-ETO分层治疗,可显著改善其预后。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基于细胞因子诱导免疫耐受长期机制研究,发展了国际原创的单倍体移植体系“北京模式”:(1)确定

0评论2025-08-231

科学家首次发现恶性肿瘤帮凶耍“流氓”
在此之前,南安普敦大学(UniversityofSouthampton)的研究团队曾做过相关的研究,它们发现,高水平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会导致很多癌症的生存率变的极低,其中包括肠癌、头颈癌等多种癌症。”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着手开展将阻断NOX4的药物与细胞免疫疗法、化疗进行联合治疗癌症,此项发现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新的、潜在的更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南安普敦大学的首席研究员GarethThomas教授表示:“CAFs的存在会使癌症更具侵袭性,并且难以治疗,但现在,我们通过对多种癌症的研究,发现了帮

0评论2025-08-2210

耳朵长期嗡嗡响,或是听神经瘤先兆!
听神经瘤如能早期发现,面神经仅仅受到肿瘤推移,手术分离较为容易,术中面神经保护的成功率较高,而当肿瘤生长巨大时,长期肿瘤压迫可导致面神经严重变形,局部粘连,难以分离,手术全切相当困难,面神经保护更成为一项医学难题。由于面神经与听神经在颅内以同样方式走行,关系极为密切,听神经瘤在发生或手术过程中极易破坏面神经,导致面瘫,临床表现为眼睛不能闭合,口角歪斜,流口水,形象十分难看,因此听神经瘤手术保护面神经已成为医学上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经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为右侧巨大听神经瘤,必须要手术治疗,否则,肿瘤继续

0评论2025-08-213

【今日推荐】切记!白血病患者这六大类食物千万不要碰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饮食禁忌一直是白血病病友们关心的问题,吃的好,有利于疾病治疗的帮助,吃的不好,有可能就会造成疾病的恶化,所以,白血病患者无论是在住院治疗期间、化疗间歇期还是预后阶段,都要格外注意饮食禁忌,一定避免这六大类食物:一、“生冷类”:①:包括部分水果和生冷蔬菜等凉性食物,伴有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水肿等白血病病人都应忌食。③:伴有病毒性肝炎和糖尿病等并发症疾病的白血病患者应忌食海鳗、乌贼和鱿鱼等食物。三、“海腥类”:①:包括带鱼、内河鱼、虾、蟹等水产品类食物,贪食则易伤脾肾,诱发旧病,尤其对患有脾肾

0评论2025-08-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