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结肠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社会发展状况、生活方式及膳食结构与结肠癌密切相关,并有现象提示影响不同部位、不同年龄组结肠癌发病的环境、遗传因素可能存在差异。临床发现某些因素可能大大增加发病的危险性。导致结肠癌的原因有哪些呢?
导致结肠癌的原因有哪些
1、发病年龄,大多数病人在50岁以后发病。
2、家族史:如果某人的一级亲属,比如说父母,得过结直肠癌的,他在一生中患此病危险性比普通人群要高8倍。大约四分之一的新发病人有结直肠癌的家族史。
3、结肠疾病史:某些结肠疾病如克隆氏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机会。他们结肠癌的危险性是常人的30倍。
4、息肉:大部分结直肠癌是从小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来,它们被称为息肉。其中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恶变得机会约为25%;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1-5%。
5、基因特征:一些家族性肿瘤综合症,如遗传性非息肉病结肠癌,可明显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机会。而且发病时间更为年轻。
结肠癌适合什么运动
结肠癌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一要注意动静结合、劳逸适度。动要多样,包括体育锻炼、气功、太极拳、舞蹈等。静要“调神”,既要注意过劳则气耗,又要警惕过逸则气壅。二要注意循序渐进,不宜操之过急,要懂得欲速则不达。三要注意持之以恒,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身体出现某些不适或病情有反复迹象时,应及时请医生诊疗或检查,不能盲目迷信锻炼。四要注意与情志调整相结合,把“练身”和“练心”有机地结合起来。
1、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癌症患者康复时进行体育锻炼,必须根据每一患者的特点和机体旨状况而定,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掌握适当的运动量,所以,首先要对自身的体质情况有一个详尽的了解,这需要到医院看医生,讲出自己治疗后的真实感受,通过必要的检查,让医生对你的病情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听取医生的忠告。一般说运动后,生命体征平稳,心情愉快,饮食睡眠状况良好,原有的病症得到控制、缓解、好转或痊愈,说明体质状况与锻炼的运动量相符。反之,应减少运动量、或暂停并及时处理。
2、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运动是癌症康复期的一项重要内容,什么运动才有助于癌症患者的身体健康呢?足球、篮球等运动较为剧烈,运动量大,严重消耗体力,会暂时削弱体质,不太适合癌症患者。另外,竞技性体育对运动员的体能和柔韧性都有很高要求,常常会超出癌症患者的生理极限,癌症患者不应该参加。还有一些对抗性的比赛,虽然趣味性很强,但常会使人心浮气躁,也不能作为癌症患者锻炼身体的首选。癌症患者适合进行一些运动量较小、节奏可控、较为放松、可以循序渐进的运动,例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气功等。这些运动对肢体、内脏均有好处,对心理的放松和舒展也有很大的帮助,经常练习可以强健筋骨,舒筋活血,愉悦身心,调和气血。
3、掌握最佳运动量
一般而言,一个人的运动量是否掌握得当,应以运动后的疲劳能够较快恢复为准。具体说,是指运动后经过一夜的休息,次晨仍然能以较好的体力和精力投入工作和学习,并能再次轻松地参加训练或锻炼。放长一点儿说,本周运动锻炼所产生的疲劳,不会带到下一周。如果运动后所产生的疲劳到次日或数日后仍不能消除,就必须及时进行调整,减小运动量了,运动量过小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过大反而损害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