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最新发布:大肠癌、肺癌、乳腺癌、肝癌、等14种恶性肿瘤筛查与预防指南

2024-09-19 09:501300

来源:医世象王月星

自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了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策略以来,癌症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已被公认为癌症防控最有效的途径。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近10多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


肺癌、肝癌、上消化系统肿瘤及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等依然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肺癌位居男性发病第1位,而乳腺癌为女性发病首位。甲状腺癌近年来增幅较大,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谱中目前已位居发病第4位。男性前列腺癌近年来的上升趋势明显,已位居男性发病第6位。



面对肿瘤,一些人选择恐慌焦虑沉迷各类保健产品,被谣言和辟谣牵着走;一些人心存得过且过,在无视和放弃间极端抉择。恐慌和误解混杂,蒙上了多少人的双眼!


事实上,学会了“早期筛查”大可擦亮双眼,诸多肿瘤如能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基本可以实现治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生存数据显示:早期宫颈癌、大肠癌患者经过规范治疗,五年生存率均可以达到90%以上;早期乳腺癌甚至可以达到97%以上。


什么是肿瘤的早期筛查?


肿瘤筛查是早期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体检中各项血液检查指标,B超、X光、肛门直肠指检,妇科体检中的涂片、乳腺钼钯等都是常用的方法。属于肿瘤三级预防中的二级,也是影响结局的关节一环。


哪些人群重点需要早期筛查?


普遍情况:45岁以上;肿瘤家族史;工作性质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慢性病病人。


具体各类肿瘤情况参考下图


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最近推出2019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涉及的肿瘤防治科普知识从2018年的7个肿瘤扩展至14个。


该“推荐”在原来的肺癌、大肠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宫颈癌和前列腺癌七大男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甲状腺癌、淋巴瘤、食管癌、皮肤癌、胰腺癌、胆囊癌和脑部肿瘤的预防和早诊早治权威科普信息,涉及的肿瘤目录扩大至14个。每个癌种科普信息包括:高危对象、筛查建议和预防建议。


一、大肠癌

高危对象

1.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

2.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3.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4.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5.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6.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7.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注:两周肛肠症状指有以下任意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形状改变;大便性质改变;腹部固定部位疼痛。


筛查建议

1.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检查,任一指标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有异常,建议作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2.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一次FOBT检查,如隐血试验阳性,则进一步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如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

3.年龄大于20岁的FAP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4.45-75岁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每10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5.粪便或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筛查,粪便标本的证据更为充分,但由于价格较为昂贵,限制了其应用。


预防建议

1.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2.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3.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发生的风险,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

4.戒烟,避免其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二、乳腺癌

高危对象

1.未生育,或≥35岁初产妇;

2.月经初潮≤12岁,或行经≥42岁的妇女;

3.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者;

4.两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前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

5.对侧乳腺癌史,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者;

6.胸部放射治疗史者。

注:一级亲属指父母、子女一级兄弟姐妹

二级亲属指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

上述情况均为乳腺癌高危因素,伴2条及以上因素时,应考虑为高危乳腺癌对象。


筛查建议

1.一般妇女

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月检查一次;

临床体检:20-29岁每三年一次,30岁以后每年一次;

X线检查:35岁,拍摄基础乳腺片;隔年一次乳腺X线检查;>40岁,每1~2年一次乳腺X线检查,60岁以后可隔2~3年乳腺X线检查1次。

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一次乳腺超声检查。

2.乳腺癌高危人群

鼓励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年做临床体检1次,30岁以后建议乳腺核磁共振检查。


预防建议

1.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烟酒,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

2.适时生育,母乳喂养。

3.参加乳腺筛查,定期体检。


三、宫颈癌

高危对象

1.有多个性伴侣

2.性生活过早

3.HPV感染

4.免疫功能低下

5.有宫颈病变史的女性


筛查建议

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及以上的女性都建议进行筛查:

1.21~29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

2.30~65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或者高危型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5年1次;

3.筛查结束时间:65岁且既往多次检查均示阴性,则结束筛查;若曾诊断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病史者,再持续筛查20年,筛查频率视病情定;

4.接受过子宫全切术的女性,且过去20年里未曾有CIN2、CIN3、原位癌或癌症的女性,不需要检查;

5.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遵循特定年龄的建议。


预防建议

1.接种HPV疫苗;

2.不吸烟或戒烟;

3.安全与健康性行为;

4.及时治疗生殖道感染疾病;

5.增强体质。


四、肺癌

高危对象

年龄40岁,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者:

1.吸烟≥20年包,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2.被动吸烟者;

3.有职业暴露史者;

4.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

5.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

注:年包:指每天吸烟多少包乘以持续多少年,例如20年包指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


筛查建议

1.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LDCT筛查。建议尽可能使用32层或以上多层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膈角尖端水平。基线CT扫描以后,根据病灶具体情况,建议至专科医院咨询具体下一步诊疗计划;

2.若检出肺内结节,根据结节不同特征,磨玻璃、亚实性、实性结节及多发结节的具体情况进行LDCT复查;

3.根据国情和效能以及我国人群特征,不推荐将PET/CT作为人群肺癌筛查的方法。

注:LDCT:低剂量螺旋CT


预防建议

1.不吸烟或戒烟;

2.对于有职业最露危险的应做好防护措施;

3.注意避免室内空气污染,比如被动吸烟、明火燃煤取暖、接触油烟等;

4.大气严重污染时,避免外出和锻炼;

5.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


五、肝癌

高危对象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以下人群:

1.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者;

2.有肝癌家族史者;

3.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4.药物性肝损患者。


筛查建议

1.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

2.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一次。


预防建议

1.接种乙肝疫苗;

2.慢性肝炎患者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

3.戒酒或减少饮酒;

4.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

5.避免发霉食物的摄入。


六、胃癌

高危对象

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对象:

1.60岁以上人群;

2.中重度萎缩性胃炎;

3.慢性胃溃疡;

4.胃息肉;

5.胃黏膜巨大皱褶征;

6.良性疾病术后残胃;

7.胃癌术后残胃;

8.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9.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10.恶性贫血者


筛查建议

年龄40岁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作胃镜检查。


预防建议

1.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暴饮暴食;

2.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3.减少食用生冷、辛辣、过热、过硬的食物及熏制、腌制等高盐食物;

4.戒烟;

5.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6.放松心情,合理减压。


七、前列腺癌

高危对象

1.年龄50岁的男性;

2.年龄45岁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3.年龄40岁且基线PSA1μg/L的男性;

具有以上前列腺癌高危因素的男性,需提高警警惕,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对异常结果进行合理随访。


筛查建议

1.建议对身体状况良好,且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开展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且在筛查前应详细说明前列腺癌筛查的风险和获益;

2.血清PSA检测每2年进行1次,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决定PSA检测的终止时间;

3.对于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应尽早开展基于血清PSA检测的筛查;

4.不建议针对40岁以下男性进行人群筛查。


预防建议

1.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2.减少高动物脂肪的食物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3.避免过于辛辣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造成前列腺的过度充血;

4.日常生活中多饮水,勤解尿。避免憋尿、久坐不动;

5.建议适度体育运动。


八、甲状腺癌

高危对象

1.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线尘埃接触史者;

2.由于其它疾病,头颈部进行过放疗的患者;

3.有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及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Cowden综合征、Carney综合征、Werner综合征和Gardner综合征等)的既往史或家族史;

4.甲状腺结节1cm,且结节生长迅速,半年内增长到1cm以上;

5.甲状腺结节1cm,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并可排除声带病变;

6.甲状腺结节1cm,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7.降钙素高于正常范围者。

凡有上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甲状腺癌对象。


筛查建议

1.甲状腺筛查要同时进行功能检查和形态检查。

2.一般人群

目前没有用于甲状腺癌早期检测或常规筛查的标准试验。

临床颈部体检:20-29岁每2~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

颈部超声检查:30岁后每年1次。

3.甲状腺癌高危人群

颈部超声检查,每年一次。

4.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结束时,建议分别进行一次颈部超声检查。


预防建议

1.避免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史;

2.健康生活,合理饮食,增加运动;

3.合理疏导情绪不良。


九、淋巴瘤

高危对象

1.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者;

2.感染及慢性炎症患者;

3.免疫功能低下,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器官移植史者。


筛查建议

1.一般人群

临床体检,每2~3年1次。

2.高危人群

临床体检,每年1次。

3.上述临床体检包括以下项目:

①外科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脏脾脏触诊;

②B超检查:浅表淋巴结、肝脏脾脏和腹腔淋巴结;

③血常规。


预防建议

1.避免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

2.健康生活,加强运动等体育锻炼;

3.积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炎症;

4.合理疏导情绪不良。


十、食管癌

高危对象

年龄40岁,并符合下列任一项危险因素者:

1.来自我国食管癌高发区;

2.有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反酸、进食不适等症状;

3.有食管癌家族史;

4.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5.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筛查建议

食管癌高危人群

普通内镜检查,每2年一次;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轻度异型增生,每年1次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生,每半年1次内镜检查。


预防建议

1.不吸烟或戒烟;

2.少量饮酒或不饮酒;

3.合理饮食,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

4.增强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十一、皮肤癌

高危对象

具备下述高危因素者,均系皮肤癌高危对象:

1.经常暴晒与紫外线照射;

2.长期接触化学性物质,如沥青、焦油衍化物;

3.患有慢性溃疡、经久不愈的疤痕,瘘管、盘状红斑狼疮、放射性皮炎等;

4.曾患有皮肤癌;

5.持续增大或近期生长明显的胎记;

6.足底、掌心等易接触摩擦部位长痣。


筛查建议

临床体检,每年一次。

有高危因素者,由专业的医生进行皮肤检查,包括痣、胎记或其他色素异常区域,记录颜色、大小、形状或质地的变化,必要时进行活检。


预防建议

1.定期皮肤自查;

2.户外做好物理或化学防晒,避免暴晒;

3.足趾或皮肤色斑勿自行反复修剪或弄破;

4.合理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十二、胰腺癌

高危对象

40岁以上,伴有下述任意1项者(第6项因素会增加胰腺癌风险,但一般不做筛查):

1.有胰腺癌家族史、糖尿病史;

2.有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史;

3.无明显诱因的中上腹饱胀不适、腹痛,出现食欲不振、乏力、腹泻、消瘦或腰背部酸痛等症状;

4.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者,尤其合并胰管结石的慢性胰腺炎;主胰管型粘液乳头状瘤、粘液性囊性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有血清CA19-9升高者;

5.无家族遗传史的新近突发糖尿病患者;

6.有幽门螺杆菌阳性、口腔牙周炎史者。


筛查建议

1.上述对象以CA19-9等肿瘤标志物的血检结果结合腹部CT、MRI进行筛查,B超也能提供相应的帮助;

2.上述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者和已有胰腺病变者每年一次CT或MR检查。


预防建议

1.戒烟、控酒;

2.提倡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饮食;

3.多食禽类、鱼虾类食物,提倡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如青菜、白菜、萝卜、西兰花等;

4.提倡户外有氧活动;

5.为防止良性病变恶化,有胰管结石、导管内粘液乳头状瘤和囊性腺瘤或其他胰腺良性病变患者应及时就医。


十三、胆囊癌

高危对象

1.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

2.长有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特别是单发、宽蒂息肉)者;

3.瓷化胆囊或胆囊萎缩者;

4.胆胰管汇合异常或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

5.胆囊腺肌症患者;

6.慢性伤寒感染人群;

7.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人群;

8.炎症性肠病人群;

9.合并糖尿病人群。


筛查建议

1.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

2.一般人群:建议每年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尤其是女性。


预防建议

1.超过1厘米的胆囊息肉、超过1厘米的胆囊腺肌病患者,建议限期行胆囊切除术;有症状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萎缩、瓷化胆囊以及小于1厘米的胆囊腺肌症病患者,建议尽早行胆囊切除术。

2.按照筛查建议进行定期体检。


十四、脑部肿瘤

高危对象

脑部肿瘤的十大早期信号:

1.头痛,常常清晨发作,较剧烈,起床轻度活动后逐渐缓解或消失;

2.喷射状呕吐;

3.视力模糊,视觉障碍;

4.精神异常,常常有兴奋、躁动、忧郁、压抑、遗忘、虚构等表现;

5.单侧肢体感觉异常,痛觉、温觉、震动觉减退或消失;

6.幻嗅;

7.偏瘫或踉跄、醉酒步态;

8.耳鸣、耳聋,多在打电话时,一耳听到,另一耳听不到;

9.巨人症;

10.幼儿发育停止。


筛查建议

重视脑部肿瘤的十大早期信号,需要到神经科或相关科室进一步检查。


预防建议

1.健康生活,避免熬夜;

2.增加户外锻炼和运动,保持合理体重;

3.合理饮食。


以上是肺癌、大肠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宫颈癌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淋巴瘤、食管癌、皮肤癌、胰腺癌、胆囊癌和脑部肿瘤等14个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早诊早治权威科普信息,希望每一个人更够重视健康,科学合理的做好早期筛查!



癌症患者交流群

我们一起”愈“见未来


必看热文


肺癌

胃癌

结直肠癌

肝癌

胰腺癌

乳腺癌

食管癌

肉瘤

儿童肿瘤

泌尿系统肿瘤

妇科肿瘤

其他肿瘤

PD-1

基因检测

靶向治疗

质子治疗

免疫治疗

电场治疗

专家会诊

出国就医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肺癌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有哪些?
肺癌的预防性护理指的是在肺癌发生之前做好预防工作从而有效避免肺癌的发生,主要的关键因素在于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内容:1、提倡卫生宣教:提高老年人对肺癌的警惕性,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2、提倡戒烟:避免和减少吸入含有致癌因素的空气和粉尘,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3、定期筛查: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筛查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需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X光检查及筛检。肺癌的预防80%的肺癌病例与常年的吸烟有关,因此是可以避免的.10%的肺癌病例与职业暴露在致癌物质中有关,因此同样可以避免。因此,做好肺癌的预防性护理极其

0评论2025-08-230

肝癌的饮食预防方法
再将玉米须洗净,切成小段,放入双层纱布袋中,扎紧袋口,与洗干净的薏苡仁、粳米同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取出玉米须纱袋,滤尽药汁,调入切碎的芦笋,继续用小火煨煮至薏苡仁熟烂如酥,粥粘稠即成。锅留底油,用大火翻炒黑木耳,待炒至木耳亮滑透香时,把猪肝片倒回炒锅,随即加精盐、味精、香油适量,翻炒,拌和均匀即成。【制法】将山楂炒至棕黄色,同粳米置锅内,加水适量煮成稠粥,食时加入砂糖调味即可食用。【制法】将佛手、青皮、郁金入锅,加水适量,煎煮2次,每次20分钟,合并滤汁,待药汁转温后调入

0评论2025-08-220

预防癌症 建议可多吃番茄
不过,番茄对癌症最有效的也许还是预防前列腺癌,因为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在食用番茄后,番茄红素聚集最多的地方就是前列腺组织。由于人体摄入的番茄红素容易聚集在前列腺部位,研究人员认为多吃番茄有助于预防。结果显示,多种癌细胞获取血液供应的方式都较相似,而番茄红够干扰这个过程,限制癌细胞的血液供应,这说明番茄红素能够起到较广泛的抗癌效果。吃番茄有4大禁忌1、空腹时不宜吃番茄含有大量可溶性收敛剂等成分,与胃酸发生反应,凝结成不溶解的块状物,容易引起胃肠胀满、疼痛等不适症状。朴茨茅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英国营养学杂志》上

0评论2025-08-215

预防肾癌需要在生活中做什么
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由于一点小小的症状就会引起这种疾病的发生,那么现在我们就先了解一下肾癌的预防。同样的,在生活中,为了让更多的人对肾癌的危害了解,从而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反抗肾癌,应该针对肾癌病因的预防我们要积极开展防癌宣传,普及防癌知识,做到对肾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是决定本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但大多数早期肾癌缺乏明显的症状表现,如果出现腰痛、血尿、肿块等症状,多数患者病情已发展到中晚期。肾癌患者常出现血尿、腰痛和肿块等由局部浸润引起的症状。首先要做到有很好的生活饮食习惯1.患者在生活中应多吃一些具有

0评论2025-08-208

我国肺癌发病人数将增至50万预防控制迫在眉睫
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主任宋广生说,由于现代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时间工作和生活在室内或车内,肺癌发病率居高不下与吸烟人口越来越多和空气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室内环境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我国肺癌发病人数将增至50万预防控制迫在眉睫中新社北京十月九日电(记者刘长忠)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今天披露,中国发病率每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六点九,二000年至二00五年预计将增加十二万人,使中国发病人数增至五十万。为纪念世界居室卫生日,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今天在北京举行“关注室内环境污染,降低肺癌健康危

0评论2025-08-1913

癌症预防方法有哪些?
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各种癌症疾病远离自己。5.每年主动做一次防癌检查,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的基因细胞,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得癌症。3.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癌症。但当你的免疫功能低下的时候,怎么看癌症,癌症止痛贴,癌症的减肥,癌症骨折,血检能查出癌症吗,指甲竖纹癌症,正常的细胞减少,

0评论2025-08-1814

谨记!14条癌症预防饮食建议
肿瘤的治疗方法,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大肠癌,胃癌,肺癌,鼻咽癌,卵巢癌,前列腺癌,预防癌症常吃5种食物1、红薯红薯营养价值极高,其所含的丰富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蠕动,促进排毒通便,有良好的预防便秘的功效,预防结肠癌。如今癌症正威胁着人类健康,多数人对癌症都有恐惧心理,因此日常生活如何预防癌症,大家要对此引起足够重视,肾肿瘤医院,偏恶性肿瘤,7cm肿瘤,宜宾肿瘤,骶骨肿瘤,罗氏肿瘤,下面为大家介绍5种可预防癌症的常见食物,以及14条癌症预防饮食建议。癌症预防的饮食建议《食物、营养与癌症预

0评论2025-08-1718

肺癌病人的预防要点有哪些
因此,中老年人每年作一次胸部X线照片检查,对早期发现肺癌有积极的意义。40岁以上的吸烟男子一旦出现痰中带血、血丝或小血凝块,肺癌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这也是肺癌的早期症状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约有15%的肺癌病人早期完全没有症状。慢性长期咳嗽病人一旦咳嗽性质改变,如变频或出现刺激性干咳,要警惕肺癌。首先,及时的发现肺癌的蛛丝马迹,对于肺癌常见的症状表现不可忽略:咳嗽约2/3肺癌病人有此症状。咯血约一半的肺癌病人有此症状。

0评论2025-08-1616

肝癌高发要警惕,坚持这5个好习惯可预防!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俗话说病从口入,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我们远离疾病的关键一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三餐规律,远离油炸油腻的食物,同时也要少吃过咸的腌制物还有熏制食物,另外在饮食时一定要确保食材的新鲜,不要吃变质的食物,饮食质量提高了,对于降低肝癌的发生会有不错的效果。4、接种乙肝疫苗很多肝癌都是由乙肝慢慢转化而来,因此要想预防肝癌的发生,大家可以及早去医院做些相关检查,明确自己没有乙肝,同时还需要立即接种乙肝疫苗,降低乙肝的发病风险,避免因发现不及时导致病情恶化,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5、心态好

0评论2025-08-1520

最新!20种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方法
筛查建议年龄40岁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筛查建议食管癌高危人群:1.普通内镜检查,每两年1次。筛查建议高危人群:临床体检,每年1次。筛查建议1.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筛查建议1.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筛查建议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及以上的女性都建议进行筛查:1.21~2

0评论2025-08-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