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中药(偏方)

   2024-06-29 116
核心提示:【大肠癌偏方】方1【方药】内服:炙黄芪、生白芍、党参各15g,当归、延胡索各12g,川楝子、半夏各9g,陈皮、炙甘草、木香各6g,绛香3g。方①、白术、云苓、厚朴、黄柏、延胡索、川楝子各l0g,生薏苡仁、龙葵、藤梨根、败酱草各30g,白头翁20g,川黄连30g:方②、莪术川楝子、木香、厚朴各10g,尾连、红藤各20g,败酱草、半枝莲,土茯苓、藤梨根、马齿苋各30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方4【方药】八角金盘、生山楂各12g,石见穿、山慈菇、八月札、黄芪、鸡血藤各30g,败酱草、党参、丹

大肠癌临床上往往见病程迁延难愈,证候错综复杂,寒热虚实兼夹。

大中药

大临床上往往见病程迁延难愈,证候错综复杂,寒热虚实兼夹。但其病因病机与“脾虚”、“湿毒内阻”关系最大,故临证时须抓住其疾病之本质,分清标本虚实,健脾益气,化湿解毒为其基本治则。根据病情程度,疾病之发生部位,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治疗优势,灵活运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内服与灌肠、内服与外洗相结合之治疗方法。
【大肠癌偏方】

方1

【方药】内服:炙黄芪、生白芍、党参各15g,当归、延胡索各12g,川楝子、半夏各9g,陈皮、炙甘草、木香各6g,绛香3g。

外敷:乳香、红花各6g,赤芍、桃仁、生香附各12g,阿魏4。5g。共研细末。

【适应症】结肠癌。腹痛,便行不畅,质稀不成形,形瘦色萎;舌体瘦瘪,脉弦滑。证属气滞血瘀,瘀凝毒聚,邪热盛,正气衰竭者。

【用法】内服药水煎服,每日1剂。外敷药末用蜂蜜调成糊状敷痛处,外用纱布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

方2

【方药】党参、石斛、麦冬、柏子仁、茯神、桑螵蛸、覆盆子、菟丝子、补骨脂各9g,黄芪、夜交藤各15g,陈皮、姜半夏各6g,砂仁1。5g。

【适应症】结肠癌术后淋巴结转移。便血,胸闷泛恶,腹胀纳呆,大便溏薄,盗汗,口渴多饮,喉间多粘痰,消瘦乏力,低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3

【方药】太子参、石斛、蟑螂、谷芽、麦芽各12g,焦白术、茯苓各9g,炙甘草、川连各3g,煨木香4。5g,白花蛇舌草30g,龙葵18g,佛手6g。

【适应症】结肠癌手术后。便多,便溏,纳呆神疲,苔白腻,脉虚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4

【方药】八角金盘、生山楂各12g,石见穿、山慈菇、八月札、黄芪、鸡血藤各30g,败酱草、党参、丹参各15g,大黄6g,枳壳10g。

【适应症】晚期。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

方①、白术、云苓、厚朴、黄柏、延胡索、川楝子各l0g,生薏苡仁、龙葵、藤梨根、败酱草各30g,白头翁20g,川黄连30g:

方②、莪术川楝子、木香、厚朴各10g,尾连、红藤各20g,败酱草、半枝莲,土茯苓、藤梨根、马齿苋各30g;

方③20g,苍术、白术、云苓、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干姜各6g,黄芪30g,老鹳草、石榴皮各10g。

[制用法]脾虚湿滞者,用方①;湿热蕴毒者,用方②;脾虚寒湿者,用方③。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内服。并Ducks分期D期行姑息性切除术,其余行大肠癌根治术。均术后用MF方案化疗;15日为1个周期,2个周期为1个疗程。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药物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
推荐药物
点击排行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