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Ⅳ型不要慌,积极化疗方可战胜病魔

   2024-06-25 1710
核心提示:一、初次面诊王先生进入我门诊的时候,整个人都是发黄的,第一眼给我的感觉是,这个病人黄疸这么严重,可能是出现了肝功能受损。

一、初次面诊

王先生进入我门诊的时候,整个人都是发黄的,第一眼给我的感觉是,这个病人黄疸这么严重,可能是出现了肝功能受损。我问道:“王先生,您好,有什么不舒服的吗?”王先生回答道:“医生,最近一个月我身上变黄了还有点发痒,眼睛也变黄了,还恶心,不爱吃饭,我来检查看看。”我问:“请问您还有什么别的不舒服吗?比如发烧,怕冷,咳嗽,咳痰,腹痛等症状?”王先生回答道:“再就是我有的时候会肚子痛,右上腹这里还隐隐的有点不舒服,消化还不太好。医生,我这个病是不是不好呀,不会是癌吧,您一定可得给我好好查查呀!”

察觉到了王先生的焦虑,我说:“王先生,您先别急,我先问完您的情况后给您一个初步的诊断。请问您大便小便和之前比有没有什么变化呢?”王先生平复了一会回答道:“您不说我还没想起来,我最近小便黄的很,大便颜色有点淡,没什么颜色了。”我又问:“您之前有得过乙肝、结核等疾病吗?”王先生回答道:“没有呀,之前也做过体检,没检查出来。”

我总结道:“王先生,通过对您的病史采集,提示您可能存在一些消化系统的问题,我为您办理住院,给您做一个全方位的检查,最后给您一个准确的答复,您看可以吗?”王先生回答道:“好,那谢谢您了医生,一定要帮帮我呀!”就这样,我为王先生办理了住院手续。

二、治疗经过

王先生住院以后,我为王先生做了常规的全身检查,检查发现:患者皮肤巩膜黄染明显,同时伴有较为强烈的瘙痒,肠鸣音较弱,未发现患者存在腹壁静脉曲张等现象,未闻及腹部的血管杂音,双肾区、肝区、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由于黄疸常常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出现的症状,因此我初步诊断王先生存在肝胆部位的疾病,从而导致了患者出现了黄疸、食欲不振、皮肤瘙痒等症状,因此,我针对性地为患者做了有关于肝胆部位的全面检查。

首先,我为王先生做了一系列的检验,血液生化提示: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上升,总蛋白、白蛋白明显下降,总胆红素明显上升;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又称为谷丙转氨酶肝硬化、肝癌等。而白蛋白等主要是有肝脏的实质细胞产生的,白蛋白降低主要见于肝功能受损,营养不良等疾病。

结合王先生的病史,初步可以判断王先生存在肝脏功能的损伤。肿瘤标志物检查提示:甲胎蛋白含量明显升高,此蛋白为肝癌的特异性蛋白,含量异常提示王先生可能存在着肝脏的肿瘤,但是肿瘤

为了进一步诊断王先生的病情,紧接着我为王先生安排了腹部B超检查,检查结果提示:梗阻性黄疸,梗阻部位位于肝门部胆管处,性质考虑胆管癌的可能性较大;肝右叶新生物。

根据B超的结果,结合王先生的病史,我初步断定王先生存在胆管癌的可能性较高,而且很有可能已经转移到了肝脏。而后,我为王先生做了腹部CT检查,检查提示:肝门区胆管源性新生物可能,肝右叶新生物,双肾无强化水样密度小结节,考虑为囊肿,双肾可见各一副肾动脉。CTA检查提示:肝右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肝左动脉起自肝固有动脉,肝左右动脉分支参与病灶供血,门静脉分支受累可能;通过CT和CTA检查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王先生的病灶存在肝脏转移的可能,同时存在肝门静脉的受累。

为了进一步观察新生物与肝脏和胆管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楚地判断新生物的性质与侵犯范围,我为王先生做了腹部的MRI检查,检查清楚地提示:肝门部胆管源性新生物可能,肝内胆管扩张,肝右叶异常强化灶,大小约1cm,提示转移可能。腹腔内未见增大的淋巴结以及腹腔积液征象;根据MRI的结果来看,可以提示王先生的胆管病灶已经累及到了肝门部,同时可能发生了右肝的转移,这表明王先生的病情较为严重了。

为了进一步确诊患者病情,我为王先生做了通过十二指肠镜逆行进入胆总管下端进行活检和病理检查。根据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确定王先生存在肝门部胆管癌(腺癌),而后再次行彩超引导下的肝脏穿刺活检,检查结果提示:(肝转移灶)腺癌。至此,我终于可以给出最终的诊断:王先生患有肝门部胆管癌(Ⅳ期)。

由于王先生的病情较为晚期,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的可能性,经过科室的充分考虑,决定为患者实施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具体方案为:吉西他滨+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替雷利珠单抗。经过与患者及家属的充分沟通,他们最终同意了使用化疗方案进行靶向治疗的建议。

三、治疗效果

王先生通过腹部CT、腹部B超、病理穿刺、肿瘤标志物检查等技术手段,及时有效的诊断了自己的病情:肝门部胆管癌(Ⅳ期)。据此,我提出了最适合患者的方案:使用吉西他滨+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替雷利珠单抗静滴进行化疗,21天为1周期,长期维持治疗,同时进行必要的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

经过1周期的化疗后,王先生的黄疸和皮肤瘙痒症状减轻,肝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化疗过程顺利,并未出现明显的化疗不良反应。复查CT提示:癌症病灶较前缩小,提示癌灶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及家属对我们的及时诊断与治疗表示十分感激,经家属要求,同意患者出院继续保守治疗。

四、注意事项

1.戒烟、戒酒和规律的作息,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暴饮暴食。

2.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血生化,如白细胞低于正常值,予以粒细胞刺激因子进行升白细胞治疗。

3.继续使用保肝药物按医嘱使用进行治疗,同时每周进行肝功能复查,若肝功能出现下降,及时就诊治疗。

4.注意规律进行化疗,抑制癌灶的进一步进展。

5.定期到我院进行复查,明确病情发展进程,调整治疗方案。

五、个人感悟

皮肤、巩膜黄染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疼痛,消瘦等症状是晚期胆管癌的常见症状。胆管癌由于恶性程度较高,肝脏转移较快,往往发现时便已经到达了晚期,令人惋惜。病例中的王先生通过腹部B超,CT检查,病理穿刺等手段,及时诊断了患者的胆管癌病情,通过针对性的长期治疗,同时改变自身的生活习惯,坚持地进行定期复查,极大延缓了癌症的发展速度,有效的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胆管癌虽然可怕,但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预防的,大家要注重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加强锻炼;同时必要的检查时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将狡猾的胆管癌及时发现,将其扼杀在萌芽中。最后,祝福王先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坚定信心,在与病魔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
  • kuadu-y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