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癌色变,当听到自己患上癌症的时候,患者的心理,还有生理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有的人发现患上了尿道癌,患者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想要做一些仔细的检查,已确定自己的病症,那么尿道癌怎么检查?
一、确诊尿道癌要做什么检查
1、尿道造影
可帮助确定肿瘤的大小、部位,但不能估计肿瘤范围。
2、尿道膀胱镜检查
可观察肿瘤范围,并取活体组织检查进一步确诊。
3、CT和MRI检查
可了解有无盆腔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有助于肿瘤分期。
4、LCR和PCR检查
是新近开发的沙眼衣原体核酸扩增检查法,两者都可用于子宫颈以及男子尿道和尿标本的检查。检查敏感性保持在99%以上。还有一种转录扩增法(TMA),扩增的是衣原体核糖体RNA,性能特征似与LCR和PCR相当。LCR和PCR检查的是沙眼衣原体质粒的核苷酸序列,它在每个原生小体中都有多个拷贝。
5、血清学检查
尚未广泛用于生殖系衣原体感染的诊断。这是由于在高危人群中沙眼衣原体抗体基础检出率即甚高,常达受检者的45%~60%。培养阴性且无症状者血清阳性,也许反映既往感染。此外肺炎衣原体所致交叉抗体,亦可干扰血清学诊断。
6、支原体检测
支原体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中生长,由于脲原体具有能将尿素分解为氨的脲酶,当脲原体生长时可使培养基(含0、1%尿素,pH为6、0)的颜色从黄色变为粉红色。人型支原体可将精氨酸代谢为氨,使含有精氨酸的培养基的pH值提高(原pH为7、0),因而颜色也从黄色变为粉红色。脲原体经常在24~48h或更短时间内引起变化,而人型支原体则较慢,但一般在1周内。
二、哪些因素会增加患尿道癌风险
1、吸烟:吸烟是导致许多类型癌症的危险因素之一,包括尿道癌。
2、慢性感染:长期患有尿路感染、梅毒等疾病,可能会增加罹患尿道癌的风险。
3、尿道结石:长期存在的尿道结石会刺激尿道黏膜,导致细胞变异。
4、长期导尿:长时间使用导尿管可能会损伤尿道黏膜,使尿道易受感染和恶性变化。
5、饮食习惯:高脂、低纤维饮食可能也会增加患上尿道癌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因素并不是直接导致尿道癌的原因,而是可能增加患者罹患该病的风险。对于尿道癌的确切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