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质量也大大提升,许多人选择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对于年轻人来说,粗纤维、粗粮似乎退出了人们的生活,这就导致了各种疾病的发生,大肠癌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发病率极高的大肠癌,该如何进行检查呢!下面我们就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怎么检查出大肠癌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生化全项(肝肾功能+血清铁)、大便常规+便潜血等化验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有无缺铁性贫血、肝肾功能等基本情况。进行血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 (CEA)检测,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在大肠癌患者中,CEA水平高并不表示均存在远处转移;有少数转移瘤患者,CEA并不增高。
2、内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将纤维结肠镜伸入到结肠起始部位回盲部,检查结肠和直肠肠腔,并在检查过程中进行活检和治疗。结肠镜检查比钡剂灌肠X射线更准确,尤其对结肠小息肉,通过结肠镜摘除并行病理学确诊。良性息肉摘除可预防其转变为结直肠癌,癌性息肉有助于明确诊断和治疗。
3、活体组织检查和脱落细胞学检查
活体组织检查对大肠癌,尤其是早期癌和息肉癌变的确诊以及对病变进行鉴别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可明确肿瘤的性质、组织学类型及恶性程度、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脱落细胞学检查准确性高,取材繁琐,不易获得满意的标本,临床应用少。
大肠癌须与其他一些具有腹部肿块、腹部绞痛,直肠出血或大便习性改变等症状的肠道病变相鉴别,包括大肠的良性肿瘤或息肉要产病变如腺瘤、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肠壁脂肪瘤、血管瘤、平滑肌瘤等;大肠各类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Crobn氏病、阿米巴肠炎、日本血吸虫病、肠结核、结肠憩室炎、阑尾炎周围炎症性包块、放射性肠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良性直肠、肛管疾患如痔、肛裂、肛瘘等。其他如肠套叠、乙状结肠粪块积贮及罕见的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亦属于鉴别之列。由于大肠癌症状并不特异,与肠道多种疾病临床表现相重叠,故在临床诊断中多采取主动性诊断方式,排除诊断法少用,对于可疑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后仔细检查,配合纤维结肠镜或X线钡餐灌肠及病理活检往往能作出明确诊断。结肠癌主要应与结肠炎症性疾病鉴别,包括肠结核、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肉芽肿、阿米巴病肉芽肿等。此外,还应与原发性肝癌、胆道疾病、阑尾脓肿相鉴别。直肠癌应与菌痢、阿米巴痢疾、痔、血吸虫病、慢性结肠炎等相鉴别。
大肠癌手术后存活率高吗
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就完事大吉了,殊不知,手术过后,患者的身体经历了一次较大的创伤,气血盈亏,伤口也没有愈合,患者的身体非常虚弱,抵抗力也很弱,容易受细菌等物的侵扰,所以术后护理至关重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1、大肠癌手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按照医嘱输入各种液体和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大肠癌手术后应特别注意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术后应定期观察伤口及敷料情况,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并定时换药。如愈合良好可于7~10天拆线。保持肠道减压管通畅,避免打折、堵塞等现象。
3、大肠癌患者术后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卧位,以保持腹肌松弛,减轻疼痛,也有利于改善呼吸和循环。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注意口腔护理,鼓励病人早期活动。
4、大肠癌术后需要持续治疗,手术治疗虽然是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案,但是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导致癌细胞扩散复发。这些并发症随时都可能是致命的,所以一定要加以后续治疗,如联合生物治疗进行,生物治疗无毒无副作用,主要是提升患者的免疫机能,可以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