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部位的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发病多在40岁以后。以40岁~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世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结肠癌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发病率最高,居内脏种瘤前二位,但在亚、非、拉美等地发病率则很低。
结肠癌的分型有哪些
(一)大体形态分型
根据大体形态,可将结肠癌分为肿块型、浸润型和溃疡型三类:
1、肿块型:肿瘤向肠腔内生长,呈半球状或球状隆起,且质地较软。并且瘤体较大,易溃烂出血并继发感染、坏死。此型结肠癌好发于右半结肠,多数分化程度较高,浸润性小,生长也较缓慢。
2、浸润型:肿瘤环绕肠壁侵润并沿粘膜下生长,质地较硬,容易引起肠腔狭窄和梗阻。此型结肠癌的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恶性程度高,并且转移发生的也较早。多发于右半结肠以外的大肠。
3、溃疡型:是结肠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好发于左半结肠、直肠。 肿瘤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肠壁外侵润,早期即可出现溃疡,边缘隆起,底部深陷,易出血、感染,并易穿透肠壁。此型的细胞分化程度低,较早发生转移。
(二)组织学分型
根据组织学特点,结肠癌可分为腺癌、粘液癌和未分化癌三类:
1、腺癌:多数的结肠癌均为腺癌,腺癌细胞排列成腺管状或腺泡状。根据其分化程度,按Broder法分为Ⅰ~Ⅳ级,即低度恶性(高分化)、中等恶性(中分化)、高度恶性(低分化)和未分化癌。
2、粘液癌:癌细胞分泌较多的粘液,粘液可在细胞外间质中或集聚在细胞内将核挤向边缘,细胞内粘液多者预后差。
3、未分化癌:未分化癌的细胞较小,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排列成不整齐的片状。分化很低,浸润性强,极易侵入小血管和淋巴管,预后很差。
结肠癌各期的症状
结肠癌在各个时期的症状均不相同,临床上一共有五期,其临床具体症状如下:
一、早期首发症状
在结肠癌的最早期,一般患者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不适,之后发生排便习惯的改变,比如次数增多,腹泻或者便秘,也有患者在腹痛后出现黏液便或黏液脓性血便。
二、中期中毒症状
当肿瘤出现溃烂、失血过多时,肿瘤内的毒素可被机体吸收,于是患者会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症状,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主。
三、中期肠梗阻表现
结肠癌发生肠梗阻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为低位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便秘等。查体可见腹部隆起、出现肠型、梗阻部位有压痛,并可闻及较强的肠鸣音。
四、晚期腹部包块
结肠癌发展到晚期,会出现腹部较大的包块,主要是瘤体或周围组织因浸润粘结形成的肿块,触之质硬,多不规则,有时可随肠管蠕动,晚期时肿瘤浸润较为严重,肿块亦可固定。
五、晚期其他表现
一般出现腹水,则提示结肠癌已经发展为晚期,黄疸、浮肿等也随之出现,此为肝转移的表现,同时出现恶病质、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