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囊癌遗传吗?附胆囊肿瘤可能引发的危害

   2025-01-24 590
核心提示:如今,胆囊癌并不罕见,并且逐年升高。60岁以上女性多发此病,在中国西北地区发病率较高。那么,胆囊癌真的会遗传给下一代吗?这

如今,胆囊癌并不罕见,并且逐年升高。60岁以上女性多发此病,在中国西北地区发病率较高。那么,胆囊癌真的会遗传给下一代吗?这是很多患者都会你关心的问题,为此,特别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原发性胆囊癌遗传吗

它是从正常的细胞转化而来的。癌细胞的分裂难以控制,当人体细胞里的癌细胞数目超过100万个时就会产生癌症的一些症状。那么正常的细胞又是如何突变成癌细胞的呢?比如病毒、射线、化学物质,作用于细胞中的DNA,造成它的结构或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代谢发生变化,细胞增殖发生变化就成为癌细胞。DNA是遗传的基础物质,一旦DNA发生变化,那么就会传递到下一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胆囊癌是和遗传有关的。

其次,父母的细胞发生癌变。当父、母亲生殖细胞里的DNA发生了癌变,他们子女身体里的所有细胞获得了这种改变了的遗传信息,就可能发生癌变,这是一种“遗传型”的癌。而体细胞的DNA在后天环境中发生了变化,变成了癌细胞,那么由这个细胞分裂而生成的子细胞仍是癌细胞,它不会影响生殖细胞里的DNA的癌变,所以这种癌细胞不会遗传给子女,这就是“非遗传型”的癌。

近年来,随着生物疗法的问世,恶性肿瘤的治疗有了新的突破。多细胞免疫治疗是指通过各种生物制剂和生物技术手段,调节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癌能力,以达到抑制和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肿瘤术后配合生物治疗效果可有效抑制残癌,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即便是早期手术切除较完全的患者,也应进行一定的术后治疗措施,以抑制隐形癌细胞的复发、转移,同时加快患者体能的恢复。

胆囊肿瘤可能引发的危害

1、胆囊结石胆囊癌与胆结石有着密切关系,欧美国家胆囊癌病人合并胆囊结石达百分之五十二至一百,国内为百分之二十至六十二。从胆结石角度看,胆石症患者中有百分之一点五至六点二合并胆囊癌。还有研究显示,胆结石患者比无结石者的胆囊癌发病危险性增加4~5倍,胆结石发作年龄越早胆囊癌发病的危险越大;胆结石直径大于1cm者胆囊发病的危险性要比直径小于1cm者大10倍。

2、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与胆囊癌有一定的关系,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癌往往合并存在。胆囊黏膜经化生、增生或息肉样变可演变成原位癌。有研究显示,胆囊不典型增生到晚期癌的进展时间大约为15年。

3、胆囊腺瘤胆囊腺瘤分为乳头状腺瘤、管状腺瘤、管状乳头状腺瘤。胆囊腺瘤的特征多为有蒂、单发,目前已被公认为是胆囊癌前病变。一般认为其癌变率在10%左右。若合并胆囊结石则癌变的危险性增加;肿瘤直径10mm以上者,癌变可能性大。

4、胆囊腺肌增生症胆囊腺肌症是一种增生性疾病,主要以胆囊黏膜和肌层增生为特点,形成壁内憩室、囊肿等。过去认为胆囊腺肌增生症无癌变可能,但近年日本、法国等陆续有胆囊腺肌增生症的基础上发生胆囊癌的报道。

5、胆胰汇合部畸形胰-胆管汇合部畸形,即胰胆管合流为先天性消化系统畸形。关于胰管合流异常引起胆囊癌的机制,目前最合理的解释是胰液的返流。胰液引起胆囊癌的机制,可能是由于胆汁中卵磷酯被胰液中的磷酸酯A2水解产生脱脂酸卵磷酯,后者有损害细胞膜的作用,它积聚在胆囊壁内刺激胆囊上皮,使上皮细胞发生变性,非典型增生以致癌变。

6、工业致癌物质动物实验显示氮甲苯、亚硝胺等可致胆囊癌的发生。

7、女性激素美国第3次国家癌肿调查发现,每10万人口中每年胆囊癌的年龄校正发生率为男性1.1人,女性2.2人;而日本则为男性0.7人,女性1.5人。因此,有人推测这可能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8、其他胆囊癌的发生还与年龄有关,原发性胆囊癌多在50~70岁的中老年人中产生;体重超过正常的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十可增加胆囊癌发生的危险性,有研究显示体重指数大于或等于24是胆囊癌的高危因素。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
  • kuadu-y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