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肠胃疾病当中,对人体威胁最大的一种疾病就是胃癌。此病如果不能在发病初期就积极治疗的话,病情发展到后期,想治好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此病的死亡率极高。所以,对于此病,大家一定要积极预防才行,那么生活中引起胃癌的原因包括哪些呢?
生活中引起胃癌的原因包括哪些
1、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长期食用薰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关;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百分之五十。
2、幽门螺杆菌Hp、感染
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Hp感染率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幽门螺杆菌的毒性产物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胃癌患者中抗CagA抗体检出率较一般人群明显为高。
3、癌前病变
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这些病变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转变为癌。癌前病变系指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是从良性上皮组织转变成癌过程中的交界性病理变化。
4、遗传和基因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胃癌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对照组高4倍。胃癌的癌变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发展过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关基因与转移相关基因等的改变,而基因改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早期胃癌的外科治疗
早期胃癌的外科治疗包括:
1、胃镜下胃黏膜切除术(EMR) 施行该手术的前提条件是胃周淋巴结无转移。适用于分化较好的黏膜内癌,直径在2cm以下,而且病灶表面无溃疡形成。尤其适合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开腹手术或拒绝开腹手术的患者。
2、胃局部切除术 适应证与胃镜下胃黏膜切除术相同,对于EMR切除术有困难或切除不彻底者更为适合。手术前需对病灶部位注射染料定位。
3、胃大部分切除术 对诊断为分化型胃黏膜内癌(隆起型癌直径<4cm,凹陷型或隆起十凹陷型癌直径<2cm),并且不伴有溃疡者,可行胃大部分切除,淋巴结清除术。
已侵犯黏膜下层的早期胃癌,其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合并有溃疡或瘢痕形成的黏膜内癌多为低分化型癌,如直径>2.0cm,则不宜缩小手术切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