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鼻咽癌的诊断依据,对鼻咽癌的诊断做到精确的确诊,避免出现误诊和漏诊等情况发生,对于之后的治疗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鼻咽癌6大诊断方法一览
1、临床症状
通过查体可发现鼻咽部的肿物,一般颈部也可出现肿块,并有颅神经麻痹表现,鼻咽癌的症状一般为鼻塞、涕中带血或血涕、耳鸣、头痛、面麻及复视等。
2、鼻咽镜
鼻咽镜检查包括间接鼻咽镜检查和纤维鼻咽镜检查,通过内窥镜高倍放大后可观察到鼻咽顶后壁、侧壁、后鼻孔、鼻腔后部、咽鼓管及软腭的背面等。
3、血清EB病毒抗体
鼻咽癌的另一辅助诊断依据为血清EB病毒抗体检测,大部分鼻咽癌患者均有EB病毒感染史。
4、影像学检查
鼻咽癌的诊断依据还有影像学检查方面的项目,主要有X线光片、CT及MRI检查。X线光片常用鼻咽侧位片和颅底片,可以了解肿瘤的范围和颅底骨破坏情况,CT、MIR可更加细致的了解肿瘤发展的程度。
5、组织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也是一种确诊鼻咽癌的重要依据,鼻咽癌患者采集活组织的方式为经口腔或鼻腔咬取活检,亦可以对颈部淋巴结及其他表浅肿块切取活检。近年来也出现采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作为诊断鼻咽癌的依据。
鼻咽癌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在日常门诊中,经常碰到一些鼻咽癌复发的患者,由于反复多次放疗,双侧咬肌、涎腺都已纤维化或萎缩,导致张口困难、严重口干,进食及说话障碍,有些甚至还有顽固性的分泌性中耳炎,反复耳闷、中耳流脓,听力明显下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甚至有些患者逐渐形成恶病质,逐渐消瘦,最后死于非鼻咽癌本身的原因,如营养不良。
而到了这种程度时,已经是没有特殊的办法可以逆转了。殊不知,对于鼻咽癌这种我们南方省份高发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虽然其首先的治疗是以放疗为主,但是对于那些放疗后残留,或者虽然放疗后肿瘤控制,但又复发的情况,再次放疗或是化疗,都不是很敏感了。而采取挽救性手术方式,如鼻内镜颅底微创手术等方式来治疗,手术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远比反复多次放疗生活质量要高得多,而生存时间也优于再次放化疗的治疗方式。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周建波
鼻咽癌复发或残留的鼻内镜微创手术,是针对那些没有颈部及全身其他地方转移的患者,采取挽救性手术的方式,如鼻内镜下微创手术,就是利用人体鼻腔的天然通道,在特殊内镜手术设备的引导下,到达鼻咽部,对鼻咽部的复发或残留病灶进行切除,并保证足够的安全界,术后可以预防性的补充小剂量的放疗,这样就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反复放疗对头颈部的副作用,如颈强直、咬肌僵化、张口进食困难、涎腺纤维化、顽固的口干、顽固的分泌性中耳炎,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建议鼻咽癌患者首次放疗治疗后,坚持定期复查,对于早期的复发或放疗后残留,尽量选择积极的治疗手段来达到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