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是骨科疑难病症之一,治疗非常困难。许多患者因慢性骨髓炎经久不愈导致截肢,也有许多患者因长期慢性骨髓炎窦道不愈合癌变导致死亡,还有许多慢性骨髓炎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常年周转于各级医院花尽家中积蓄,因病致贫,所以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难题,下面介绍关于慢性骨髓炎手术治疗。
介绍关于慢性骨髓炎手术治疗
慢性骨髓炎是骨骼感染后,留有死骨、死腔、肉芽组织、异物及窦道,伤口经久不愈感染反复发作。手术治疗是本病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其他治疗的基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为病灶清除术。
凡有死骨、死腔、窦道流脓、包壳骨能支持肢体者,均可行病灶清除术。其要点是:切除部分骨质、显露病灶,吸出脓液,清除死骨、异物和肉芽组织。不重要部位的慢性骨髓炎,如肋骨、腓骨等,可将病骨切除。病程久、窦道口皮肤恶性变者,应行截肢术。
术前应用高能X线治疗,可提高疗效,因电离效应,可使病灶组织内产生大量自由基,能与增殖细胞群的DNA结合,使之破坏,有杀菌、抑制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增生的作用。病灶清除术后,伤口因软组织缺失,难以闭合。可用Orr疗法,即敞开伤口,病灶内填充凡士林纱条或碘纺纱条,管型石膏固定,开窗换药,待肉芽组织填满创口,二期愈合。目前,常用的是局部随意皮瓣,带血管的皮瓣、游离皮肤肌肉瓣和复合组。
慢性骨髓炎怎么办
慢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为进入慢性炎症期时,有局部肿胀,骨质增厚,表面粗糙,压痛。如果窦道,长期不愈的伤口,偶尔的小死骨排出。有时伤口暂时愈合,但由于感染病灶的存在,炎症蔓延,可引起急性发作,有全身寒战发热,局部红肿。切口引流后,或自行穿刺,或药物控制后,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炎症也逐渐消退,伤口愈合,故反复发作。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一般采用手术、药物的综合疗法。改善全身情况,控制感染和手术治疗的治疗。因重病长期卧床,特别是血源性急性发作后,需要改善全身状况。除了控制感染外,应该加强营养,输血,必要时手术引流等治疗。如有急性复发,应先按照急性骨髓炎治疗,加强应用支持治疗和抗菌药物,必要时切开引流,使急性炎症得到控制。无明显死骨,出现症状只是偶尔,没有局部脓肿或瘘管,是适当的药物疗法和热疗法,休息一个或两个星期后,症状可以不用手术消失。
如果有死骨、鼻窦、空洞、异物等,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该做手术治疗。术中应改善全身及局部情况,死骨分离,包层已经形成,有足够的新骨,肢体支持重力方可手术。手术原则是彻底清除病灶。包括死骨、异物、鼻窦、感染肉芽组织、疤痕等,术后适当引流可完全治愈骨髓炎。骨髓炎手术一般渗血多,要求尽量在止血带下进行,作好输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