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为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由需氧或厌氧菌、分枝杆菌、真菌引起,骨髓炎好发于椎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于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部位,儿童最常见部位为血供良好的长骨(如胫骨或股骨的干骺端),那么骨髓炎能做的运动有哪些?
骨髓炎病人的运动方法有哪些
1 、扶物下蹲法:
单或双手前伸扶住固定物,身体直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慢慢下蹲后再起立,反复进行3~5分钟。
2、患肢摆动法:
单或双手前伸或侧伸扶住固定物,单足负重而立,患肢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摆动3~5分钟。
3、内外旋转法:
手扶固定物站立,单足略向前伸,足跟着地,作内旋和外旋3~5分钟。
4、屈髋法:
患者正坐于床边或椅子上,双下肢自然分开,患者反复作屈髋屈膝运动3~5分钟。
骨髓炎患者应注意锻炼身体,在康复期每天应该坚持半个小时左右的适量运动,不仅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绪,而且可以帮助消化系统维持正常的功能。患者应参与适当的运动,但运动必须把握"度"。轻微的运动可以,但是如果是剧烈运动,那么就会有反作用了。
骨髓炎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伤害
1、颅内并发症:并发硬脑膜外脓肿时症状并不典型,诊断比较困难,除鼻部症状外可有头痛加重(卧位尤甚)、恶心呕吐、脉缓等症。并发硬脑膜下脓肿时自觉症状有头痛、发热和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出现对侧面部及上肢肌肉瘫痪或抽搐,脓肿破溃后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
2、病灶和下行感染:鼻窦化脓性分泌物从鼻咽部向下流注,可引起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气管炎等病。化脓性鼻窦炎作为感染病灶,还可引起感染性关节炎、腱鞘炎和皮肤病。
3、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经久不愈者易引起额、蝶、筛、上颌骨骨髓炎。以额骨骨髓炎常见,除鼻窦区压痛外,头痛性质是闷胀样钝痛。骨髓炎经久不愈还可有黄绿色鼻涕,X线拍片显示骨质结构不清、死骨形成和鼻窦骨璧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