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科通过病史、临床症状、血常规检查、红细胞沉降率检查、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等方法判断,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能够确保检查结果准确性。
骨结核怎样查出来
1、病史:骨结核多数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会导致骨骼受到刺激,需要通过病史诊断,比如结核病接触史或者结核病原发病灶。
2、临床症状:患病后可能会引起午后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或者体重减轻等症状,还可能会导致患处疼痛、肿胀或者功能障碍等。
3、血常规检查:若是混合性感染或者存在巨大脓肿,通过血常规检查,可能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4、红细胞沉降率检查:结核病的活动期通过红细胞沉降率检查会明显升高,能够检测病变是否静止或者有无复发。
5、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单纯性冷脓肿获得脓液标本,进行性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可能会在30%。
骨结核比较严重,存在寒性脓肿较大,可以通过脓肿切开排脓术治疗,还需遵医嘱服用利福平片或者盐酸盐丁醇片等药物治疗,可以达到抗结核作用。做好术后卫生护理,避免发生感染。
骨结核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
骨结核一般脊髓受到压迫、寒性脓肿较大、脊柱畸形等情况下需要手术,建议要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骨结核早期患者会出现低热、疼痛、肿胀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乙酰氨丁醇、利福平等药物治疗,会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如果患者出现脊髓受到压迫、寒性脓肿较大、脊柱畸形,身体甚至出现肢体麻木、关节活动受限等情况时,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治疗。
治疗期间的患者还要注意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