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骨髓内部很少会有神经的疼痛,大部分的骨髓疼痛是由于骨髓内部压力增高引起的,可能由骨髓炎、骨髓水肿、骨肿瘤、血液系统疾病这些原因导致,需要到医院就诊,明确具体的病因。
骨髓疼痛的原因有哪些
1、骨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骨髓炎症,发生骨髓炎时,会分泌大量类似于脓液的感染性液体,引起骨髓内部压力增高而产生疼痛。急性骨髓炎时会伴随高热的症状,慢性骨髓炎时会有溃破、流脓等症状;
2、骨髓水肿:当发生运动损伤或暴力外伤时,可能会出现骨裂,导致骨骼内部有淤血、水肿,骨髓内压力增高,从而产生明显的疼痛;
3、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或附属组织的肿瘤,由于肿瘤的压迫作用,会出现患者感觉骨髓疼痛的症状,当骨髓疼痛在夜间频繁发作时,应该警惕骨肿瘤发生的可能;
4、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可能会刺激骨质和骨膜,从而导致患者感觉骨髓疼痛,当患者出现骨关节疼痛或者在胸骨处产生压痛时,可能为急性白血病,一般还可能伴有发热、出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早期的骨髓炎怎么确诊的
骨髓炎的早期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具体标准如下:
1、影像学检查:在骨髓炎的早期阶段,X射线检查通常很难发现明显的改变。而磁共振成像可以显示骨和骨膜下的炎症反应,以及是否存在脓肿形成,因此在早期诊断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2、体格检查:在骨髓炎早期,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发现受累的长骨的干骺端存在深压痛、活动受限,并且局部可能出现红肿等症状。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常常显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此外,对于诊断化脓性骨髓炎来说,局部穿刺抽出脓液并进行细菌培养被视为金标准。
4、临床表现:骨髓炎早期常表现为全身感染症状,包括寒战、高热等毒血症症状。同时,受累的长骨的干骺端可能会出现剧烈的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骨髓炎发展到晚期,治愈的难度将会增加。因此,建议患者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并接受及时的治疗,以避免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