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转移会出现多种症状,包括疼痛、功能障碍、肿胀、寒性脓肿和窦道及其它伴随症状。当出现这些骨结核转移的症状时,建议患者要及时就诊检查治疗,以防引发严重危害。
骨结核转移的症状有哪些
1、疼痛
如果是脊柱结核,可导致患处痛和神经放射性疼痛。初期疼痛不明显,随着疼痛加重,患者会拒绝碰触患处等。为减轻疼痛,肌肉会处于痉挛状态,夜间熟睡时肌肉不处于痉挛保护状态下则可引起疼痛,因此如小儿骨结核,会有夜啼现象。
2、功能障碍
症状明显时可出现明显的功能障碍,如脊柱结核患者的拾物试验阳性,生理屈曲会出现减少或消失现象。如果是关节结核,则可出现关节屈、伸、内收等功能受限。
3、肿胀
肿胀多出现在表浅关节,如膝、腕、肘等关节部位,会有肿胀疼痛感,一般皮温不高。如合并感染的,则可出现发热。而如果是脊柱寒性脓肿,则在脊柱旁会出现肿块,按压有波动感。
4、寒性脓肿和窦道
寒性脓肿一般不会有红、痛等急性炎症现象。受到重力作用影响,脓肿可沿着体内间隙流动,出现脓肿远离病变部位的现象。如腰椎结核脓肿可出现在腹膜外,在髂窝处可触到肿块,甚至有的可沿髂腰肌流注到下肢,大腿前面出现肿块。当脓肿破溃时,就会出现窦道。
5、其它伴随症状
如出现窦道瘘管长时间不愈或是导致细菌感染时,可引起高热,局部急性炎症反应会加重。如果是重度混合感染,会导致慢性消耗、贫血、中毒症状明显,甚至有的可因肝、肾衰竭而致死。
骨结核会转移到肺部吗
骨结核可能会转移到肺部。
骨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在骨骼系统中繁殖所导致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具有一定的活动性与传染性,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其他疾病因素的影响下,可能通过血液循环途径扩散至其他部位,形成新的结核病灶,即发生转移。因此,为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及减少传播风险,应尽早诊断和治疗骨结核。
骨结核患者在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以评估病变进展或是否有肺部转移的可能性。骨结核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同时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结核治疗,以降低发生肺部转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