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患者的饮食宜忌!恶性黑色素瘤的潜伏期是多久

   2024-05-08 1430
核心提示:黑色素瘤会导致患者皮肤出现很多黑痣,影响患者外部形象的美观,而且这样的疾病假如严重了还有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在

黑色素瘤会导致患者皮肤出现很多黑痣,影响患者外部形象的美观,而且这样的疾病假如严重了还有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出现黑色素瘤疾病的时候,我们患者要重视治疗和护理,下面来请小编介绍黑色素瘤患者的饮食宜忌有什么。

一、黑色素瘤患者的饮食宜忌

1、蛋白质的摄入不宜过量而应饮食多样化

因癌症患者在放化疗时常引起消化道反应导致消化功能减弱,或肿瘤增加机体消耗而引起营养不良,甚至恶液质,许多人就盲目地采用高蛋白膳食。殊不知高蛋白的膳食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使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更弱,并且对肿瘤的治疗不利。已有许多实验证明,高蛋白膳食与子营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2、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给生素E等,近年来研究发现,它们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自由基,阻断致癌物亚硝胺的合成,抑制鳞状上皮细胞的变性及癌细胞的发生,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使溃疡愈合等作用。食用绿叶蔬菜,要随买随吃,不要放置时间过长,最好不要过夜以避免放置导致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损失。

3、科学烹调注意保护食物营养成分

我国自古以来十分讲究食品的烹调加工。对肿瘤病人的饮食调理来说应注意到不同的烹调方法、加热温度及其保持时间,对食物的营养价值有直接影响。一般来说,米、豆等粮食类食品与莲子、薏仁、核桃等坚果类食品可为耐受煮、炖等较长时间的受热过程,并能促使其有效成分溶解在汤汁中;具有滋补作用的肉类食品也宜较长时间的煮熬;需要烹炒的蔬菜类食品,则应尽量缩短加热制作过程,既达到炒热的目的,又保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不被破坏;有些富含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蔬菜可以生食的,可建议病人采用凉拌等方式加工食用,以利于食物营养成分的保护。

4、忌烟酒

酒精和尼古丁、焦油等与某些癌症的发病率有关。美国波士顿药物监督部门调查表明,酒精与乳腺癌、结肠癌、甲状腺瘤及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有关。有人报道,女性饮酒会使乳腺癌增加20%到60%,甲状腺瘤增加20%到70%。酒精可刺激垂体激素的分泌,使细胞分裂加快,增加恶性肿瘤的易感性;可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对癌症病人不利,促使病情加重。正在治疗中的,尤其是化疗的病人,饮酒易损害肝功能,从而加重化疗药物对肝的损害。吸烟煤可导致多种癌症,吸烟最易引起肺癌,还可导致或诱发喉癌、舌癌、唇癌、口腔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子宫癌及白血病等。烟草及其它烟雾里,含有尼古尼、 3,4-苯并芘、亚硝胺、钋等放射性同位素,金属元属镉及7,12-二甲基胆蒽等致癌物质,有过氧化物、苯及苯的衍生物酚、醇等有促癌作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兴驻是导致和诱发癌症的祸根,还会加重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展并影响化疗效果。故适时戒除吸烟、饮酒的习惯,有利于癌症病人的治疗和康复。

5、饮茶宜适量

试验表明,茶叶中某些成分有抗癌作用,可抑制患病机体的癌细胞。饮茶能对抗吸烟的危害;茶水还能利尿,有利于消除水肿;还可减轻放射线的辐射损害,有抗放射的作用。所以癌症病人适当地饮用茶水是有利无害的。但是茶水中含鞣酸较多,其收敛作用妨碍维生素的吸收,对于气虚血亏的肿瘤病人不宜过多饮茶及饮浓茶。服用中药时不要同时饮茶,以免影响中药的吸收,可以隔开时间饮用。

二、恶性黑色素瘤的潜伏期是多久

首先针对黑色素瘤它的潜伏期是长短不一,有的人可能有十多年的都有。另外有的有一些锐物刺击伤,可能是十年十五年或者是二十年发病,有的比如一些先天性的黑痣比较大的胎记。

那么在这个临床的实验当中碰到一个患者,他在七八年的时候,被父亲用彩条打出了血,结果这个部位的皮肤一直有变化,二十年以后他发生了恶变。所以所有潜伏期都是不一样的,可能是数月可能是数年,甚至是二十年之久,恶性黑色素瘤,它是一个恶性肿瘤,预后相当的不好。

那么谈癌色变也可以是恶性黑色素瘤色变,主要是这个疾病容易复发和转移。主要是以淋巴结转移为主,比如说煮的可以容易发生腘窝、腹股沟还有淋巴结的转移。另外有可能还会发生肝脏骨骼和脑子的转移,一旦发生转移患者生存期会明显下降,通常转移的四期患者平均寿命仅有一年半之久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
  • kuadu-y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