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手术后多久能走?骨结核手术有危险吗

   2024-10-07 670
核心提示:骨结核患者要通过服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时间需要在一年以上。骨结核患者在治疗以后可以上班,但是不能进行负重工作。患者

骨结核患者要通过服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时间需要在一年以上。骨结核患者在治疗以后可以上班,但是不能进行负重工作。患者还需要定期的到医院进行复诊。

骨结核手术后多久能走

骨结核的手术根据不同部位,恢复的时机也不同。脊柱结核在清除病灶的基础上面,对于发生病变的椎骨需要进行清除。椎骨和椎骨之间的缺损需要通过植骨的方式,让植入的骨头与上下两节的椎骨发生融合。融合之后,病人的脊柱能够恢复正常的支撑作用。融合过程相对比较长,正常情况下需要至少2-3个月左右的时间,因为现在的手术都可以辅助内固定。虽然是结核菌感染,但仍然可以内固定。一般情况下术后3-4周,在支具的保护下,病人可以适当坐起吃饭、洗脸。到术后2-3个月,在支具保护下可以正常行走活动,但前提是感染、局部脓液并没有明显影响神经功能,没有发生瘫痪。

瘫痪病人的恢复,由肢体恢复、力量恢复的情况决定。关节周围结核现在已经非常少,对这些部位的结核,早期要坚持休息制动,休息制动的同时合并全身药物的治疗,药物控制比较有效的情况下,可能要到3-4周才能逐渐开始活动。早期绝对禁止活动,制动是控制感染非常重要的措施。因为关节周围的感染很容易引起关节的粘连。即使是通过以上处理之后,很多病人可能会残留关节功能的障碍,需要后期通过锻炼慢慢恢复。

骨结核手术有危险吗

骨结核手术的风险因人而异,通常取决于病变范围、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及是否有合并症。

骨结核手术的风险与结核感染的活跃程度有关,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结核病灶破裂,引起结核菌播散,增加手术后发生全身性结核的风险。此外,手术创伤本身也可能诱发结核病情活动,因此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患者的免疫状态较差或存在多重耐药情况,术后可能需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以减少复发风险。

骨结核患者应遵循医嘱,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接受规范化的抗结核治疗,并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
  • kuadu-y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