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结核是指结核杆菌感染骨与关节、滑膜、肌肉、肌鞘及滑囊等所引起的一种常见慢性骨与关节疾患,俗称骨结核。根据分枝杆菌侵犯解剖部位不同,骨与关节结核分为三种类型,一起来看看。
骨结核患病部位有哪些
1、骨结核:多侵犯脊椎、胸骨、骨盆等松质骨及管状骨骨干;
2、滑膜结核:分布于关节、腱鞘和滑囊导致关节积液;
3、关节结核:多侵犯关节骨质,部分骨质破坏加重累及滑膜和关节软骨,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脊柱部位,约占全身骨结核一半以上。特别容易发生于胸椎及腰椎部位,导致骨质破坏,形成冷脓肿和流注脓肿,骨质破坏加重后可出现脊髓受压和脊髓损伤,从而导致双下肢麻木,严重者导致双下肢瘫痪。
脊柱结核早期容易误诊为胸、腰椎间盘突出,因此出现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等不适症状时,应注意是否存在咳嗽、咳痰、乏力、纳差、盗汗、消瘦等不适症状,尽快完善肺部CT及结核相关检查,协助进一步明确病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骨结核晚期还能活多久
骨结核能活多久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决定。骨结核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且未得到有效治疗,一般只能活3-6个月时间;但如果病情较轻且得到及时治疗,一般不会影响生存时间。
骨结核合并有肺结核,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十分严重,并且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可能只能活3-6个月的时间。但如果,发现骨结核症状以后,进行了积极的治疗,是可以活十年以上的。
骨结核发生在脊柱部位,治疗比较及时,并给予清创处理,消除脓肿和血肿对脊髓的压迫。术后使用对症药物治疗和进行正规抗结核治疗,就能够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不会对寿命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