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骨髓炎多发于营养不良,发烧初愈的儿童,或者常有病灶如疖、痈、扁桃腺炎等情况。化脓性骨髓炎容易感染,需要及时治疗,那么化脓性骨髓炎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化脓性骨髓炎如何治疗
1、全身支持及对症治疗,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补充维生素。中毒症状明显者可给予少量多次输血、降温、止痛等治疗。
2、骨髓炎可以有局部红热肿胀疼痛严重,感染严重还会引起高热,患者精神萎靡,需要及时行细菌培养,应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急性期主张尽早静脉给予足量抗生素,通常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联合使用,并根据药敏试验进行调整。
3、用石膏、夹板、皮牵引等行患肢抬高和制动。
4、应用大剂量抗生素48h后高热仍不退者或骨膜下穿刺有脓时应手术治疗,包括骨膜切开、钻孔或开窗。如已形成骨膜下脓肿,则应早期切开引流,髓腔内放置两根硅胶管进行抗生素溶液灌注冲洗。
5、如果局部形成脓液死骨还需要手术清创引流,放置冲洗引流管冲洗治疗,如果死骨大,影响愈合可能还需要在早期固定保护,后期细菌控制良好后植骨治疗,同时注意全面营养增加抵抗力,输液对症治疗全身合并其他疾病。
6、高热时降温、补液,纠正酸中毒,必要时少量多次输血,以增强病人的抵抗力,预防发生褥疮及口腔感染等,给予易消化的富于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使用镇痛剂,使患者得到较好的休息。
7、骨髓炎为全身感染的一部分,应及早采用联合足量而有效的抗菌药物。应根据感染类型、致病菌种、敏感试验结果、宿主状态和抗生素性能等正确选用抗生素。及时采用足量而有效的抗菌药物,开始可选用广谱抗菌素,常二种以上联合应用。
化脓性骨髓炎好发部位是哪里
并没有化脓性骨髓炎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因为每个患者的病情是不同的,常见的发病部位有大腿骨、小腿骨等。
化脓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病变,可以发生于患者的大腿骨、小腿骨等部位,会导致患者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流脓、活动功能障碍等。如果患者出现一系列的症状,还需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对症治疗,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不良现象发生。
化脓性骨髓炎的患者一般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的方式改善病情,手术治疗主要采取钻孔引流术、开窗减压术的方式,术后可使用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等,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平时患者还需要多注意休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