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是指由外向内的骨性组织,如骨膜、骨皮质、骨髓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骨髓炎分为急性和慢性骨髓炎两种:急性骨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发,表现为关节僵硬、疼痛、急性高热等;慢性脊髓炎由急性骨髓炎发展而来的,其症状更多,表现局部红肿、破溃流脓、产生死骨,全身发热、疼痛等症状。
骨髓炎的早期治疗方法一览
1、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通过使用广谱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头孢菌素等来抑制或杀死致病微生物,控制感染。主要适用于急性期或存在全身性感染征象时。需监测患者反应及调整用药方案。
2、引流术
引流术通常采用切开皮肤、软组织等方式将脓液排出体外,以减轻压力和促进愈合。此方法常用于缓解局部积液或化脓情况。手术后应定期更换敷料以防感染。
3、清创术
清创术是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减少细菌数量,防止感染扩散的一种外科手术。对于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者有较好的效果。术后要密切观察伤口情况,预防并发症发生。
4、微创介入治疗
微创介入治疗利用导管技术对病变部位进行穿刺、灌注药物或取出异物,达到治疗目的。主要用于复杂性慢性骨髓炎的诊治。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穿刺点出血及感染风险。
5、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通过经皮吸收发挥作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可辅助改善症状。多用于病情稳定后的后期康复阶段。在使用前需评估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并遵循医嘱配制药膏。
如何判断是不是骨髓炎
骨髓炎一般可以通过是否有高热、皮肤损伤、X线等方法判断。
1、高热:骨髓炎主要由细菌化脓性感染引起。经血液途径入侵较多的细菌,可能会导致骨髓系统发炎,患者主要症状为全身性高热,有时可能会产生高温惊厥。
2、皮肤损伤:骨髓炎对周围皮肤造成一定的损害,可能会导致患者局部皮肤长期增厚、粗糙、颜色变暗。
3、X线:骨髓炎患者可通过X线检查时,可见骨质破坏、软组织肿胀、软骨下骨板清晰、椎间盘间隙变窄或骨质破坏,伴有椎体缩短等情况。
骨髓炎患者应在日常生活中调整饮食,多吃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高钙食物,多吃新鲜水果或蔬菜补充所需营养,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以保证充分休息和日常生活作息规律。如果身体有任何不适,要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