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可能是细菌感染、免疫系统异常、骨质疏松、糖尿病、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骨髓炎是怎么引起的
1、细菌感染
骨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骨质破坏伴或不伴继发骨质增生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这些细菌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局部创伤或手术等途径进入骨髓,导致感染和炎症。
2、免疫系统异常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或受损的人更容易感染细菌,导致骨髓炎的发生。
3、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患者骨骼密度较低,容易受到损伤和感染,患者患骨髓炎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和炎症,这可能与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有关,患骨髓炎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5、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营养不良也可能与骨髓炎的发生有关。
手术引起的骨髓炎怎么治疗
手术后骨髓炎一般是由于手术感染以后所导致,需要进行病灶的清除手术,并且要取出内固定物等异物,同时要清除坏死组织。围手术期的时候还要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进行敏感的抗生素治疗,促进感染的控制和创口的愈合。具体治疗方法要根据感染和累及范围、程度、致病菌的情况、病人身体状况等综合加以考虑。包括全身治疗、支持疗法还有局部治疗相结合,进行系统的序贯的治疗,进行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手术以后由于感染引起的骨髓炎也是比较复杂的问题,首先要通过全身的治疗和局部治疗控制伤口感染,在感染控制的基础上要考虑进行伤口的闭合,伤口闭合是通过换药、植皮进行,其次需要进行皮瓣的移植手术进行伤口的闭合。总而言之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