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容易截瘫吗
骨结核有可能截瘫,其中发生病变的部位越高,发生截瘫的可能性就越高,如结核病变在脊椎的,如病情得不到控制,最后可能就会截瘫。
骨结核不及时治疗是比较容易截瘫的,尤其发生在脊椎部位时,因为脊柱的末端就是骨髓,当结核分枝杆菌侵蚀骨头,导致脊髓受到压迫或损伤牵拉时,会导致传达命令出现问题,大脑向身体传达的命令就不能及时传到相应部位,引发瘫痪。一般骨结核发生病变的位置越高,截瘫的部位就越多,危害也越大。
为避免骨结核截瘫,发病后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疗。一般就是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盐酸乙胺丁醇片、吡嗪酰胺片、注射用硫酸链霉素链霉素等。用药应听医嘱,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变扩散和伴随症状来用药。在使用抗结核药物1-2周后可根据情况考虑手术治疗,包括关节切开术、关节外骨病病灶刮除,然后再进行植骨术、关节切除融合术等。
骨结核在治疗期间一定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可选择高热量、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对截瘫的患者则也应加强护理,要注意卫生,常翻身,预防褥疮,并防止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
骨结核检查都有什么项目
骨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骨骼和关节,该病要做的检查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等。
1、体格检查:通过查体可以发现关节肿胀、局部压痛,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受限。
2、影像学检查:X光、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病变部位的骨质内有异常信号,如骨质疏松、破坏等。
3、血液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红细胞降低、血红蛋白减少,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
4、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或TST试验,用于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
5、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如果已经形成寒性脓肿,可以抽取脓液,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结果可以确定诊断。
以上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诊骨结核,并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检查清楚后,患者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同时,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营养,增强身体免疫力,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