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个名字,前些年结核在我国的发病率非常低,随着近几年的人类的生活习惯的改变也好,或者其他的环境因素的改变也好,近几年来结核的发病率逐渐的上升,那么骨结核治疗原则是什么。
骨结核治疗原则是什么
骨结核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性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般性治疗应建议患者注意休息,患处制动,加强营养支持。
药物治疗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了常用的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患者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骨结核患者不论是否手术,均要规律、全程、足量的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不同的疗程,标准疗程则需要一年半,如出现结核菌耐药,则疗程可能达到两年以上。常用的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氟喹诺酮等。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脓肿切开排脓术、病灶清除术、矫正畸形的截骨术、改善关节功能的关节成型术、增强脊柱稳定性的脊柱内固定术等,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正确的手术治疗。
骨结核晚期症状有哪些
骨结核是结核病的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液及淋巴系统传送到骨关节,导致骨健康受损。患者在晚期时,可产生局部肿胀、疼痛、脓性肿块、脓肿破溃、病理性骨折等症状。
1、局部肿胀:由于结核分枝杆菌侵入骨或关节,造成破坏性病变,晚期时破坏患者的骨质,导致局部产生肿胀不适感。
2、疼痛:如骨质破坏较为严重,导致受损关节出现疼痛感,严重者可放射到腰部、胸部,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表现。
3、脓性包块:当骨结核发生在脊柱旁时,使局部出现化脓现象,引起椎体破坏,产生不同程度的脓性包块。
4、脓肿破溃:随着病情进展,骨破坏逐渐加重,同时加重脓肿现象,一旦发生破溃导致脓液流出。
5、病理性骨折:由于骨骼完整性及连续性均遭到破坏,一旦受到轻微外力,容易引起病理性骨折现象,加重患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