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一直发烧可以通过物理降温、口服药物以及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来缓解。骨结核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患病后常会出现骨骼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根据自身病情进行系统治疗,不可随意用药,以免影响后续治疗。
骨结核一直发烧怎么办
1、物理降温
骨结核患者出现发烧的症状,可以通过物理降温法来缓解不适,如退热贴传导散热、乙醇擦浴、温水擦浴等。通过物理降温法可以短时间内使体温恢复正常,能有效预防高烧引起的惊厥、失水等症状。
2、口服药物
骨结核是由骨骼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在发病后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判断骨结核程度。若患者出现发烧等症状,应及时给予退烧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3、治疗原发病
骨结核患者出现发烧的症状,多是由结核菌处于活动期所致。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结核药物,病情得到控制后,发烧症状也会随之缓解。
骨结核患者在恢复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及有机盐,尽量远离烟酒等刺激物。同时加强护理工作,定期到医院复诊。
怎样检查出骨结核
1、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病变部位是否有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情况,初步判断病情。
2、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通过抽血化验,观察血液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计数是否正常,从而判断身体是否存在感染。如果血常规检查中的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说明患者可能存在感染。
3、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是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并根据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诊断结核杆菌感染所致IV型超敏反应的皮内试验。如果结核菌素试验为阳性,则提示患者可能存在结核杆菌感染。
4、X线检查
X线检查可以显示病变部位的骨质破坏、骨质增生、骨膜反应、软组织肿胀等情况,还可以发现病变部位的脓肿。
5、CT检查
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骨质破坏的部位、周围软组织肿胀的程度,还可以显示病变部位的脓肿,是诊断骨结核的重要检查方法。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骨结核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病灶清除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