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是结核杆菌侵入骨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可能会引起局部疼痛、局部肿胀、活动受限、发热、脓肿形成等症状。
骨结核有什么症状
1、局部疼痛:病变部位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在早期时一般不明显。随着病情逐渐发展,疼痛症状会逐渐加重。
2、局部肿胀:结核杆菌侵入骨组织后,还会造成局部的组织处于充血、红肿的状态,引起明显的肿胀现象。
3、活动受限:若肿胀比较严重,还可能会对关节正常的活动造成影响,产生活动受限。
4、发热:发热主要表现为午后低热,还可伴随乏力、盗汗等症状。
5、脓肿形成:病变部位持续未得到有效治疗时,可能会聚集较多的脓液形成脓肿,若持续发展,还可能会形成窦道。
患者在身体恢复期间应注意多休息,避免劳累。明确诊断后,还需要配合医生规律给予抗结核的药物进行治疗。
骨结核比肺结核严重吗
结核病绝大多数发生在肺部,但结核杆菌其实可以侵犯全身各个器官,而且大约50%的骨结核患者同时患有肺结核,骨结核比肺结核的严重程度要大一些。一般结核杆菌首先侵犯入肺脏,结核杆菌可以入血后传播到全身其他各个脏器,如泌尿系结核、消化系统结核等等,但骨结核的患者也有一部分没有肺结核的病史。骨结核一般发生于负重比较大、活动比较多,而且容易发生劳损的骨或者是关节。
骨结核疾病进展比较缓慢,可有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和消瘦等症状。骨结核局部的症状,有结核杆菌侵犯的关节,其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会有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关节局部肿胀、不舒服,局部可有热感,关节的骨质被破坏以后还会出现关节畸形,活动就会受到限制。骨结核的治疗应该支持治疗,还有休息和加强营养等等,规律的抗结核药物治疗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要复查肝功能,避免肝脏受到损伤,在抗结核药物的控制下,及时彻底的清除病灶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