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是最常见的继发性肺外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骨组织导致的一种破坏性病变,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肌肉痉挛等。一般情况下,骨结核形成的原因有环境因素、营养不良、病菌感染。
骨结核怎么引起的
1、环境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长期处于尘埃之中,有可能导致硅肺病,进而增大骨结核的发病率。
2、营养不良:骨骼的发育需要营养的支撑,若因挑食、偏食等原因导致营养不良,可能会使局部骨骼的营养不足,使免疫力下降,从而引起骨结核。此外,营养不足还可能使原肺结核患者的病症出现转移和扩散,若结核分枝杆菌转移到骨组织,就会导致该疾病。
3、病菌感染:如果患者患有肺结核,没有得到及时或者有效的治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骨骼组织后,可能会繁殖形成一些微小的病灶,并出现骨结核的临床症状。
恢复期间,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且保证充足的营养,可以通过适量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有助于病情好转。
骨结核需要手术吗
骨结核比较轻微,一般不需要手术,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尽量到医院检查,能够明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关治疗方法。
骨结核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多发脊柱部位,会导致患处痛或者神经放射性疼痛。早期病情比较轻微,可以采取保守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乙胺丁醇片、利福平片等药物治疗,可以达到抗结核作用。通过积极治疗多数能够恢复,因此暂时不需要手术治疗。
骨结核比较严重,通过保守治疗不能改善,有可能会引起局部脓肿或者关节畸形,因此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比如脓肿切开排脓术、病灶清除术、矫正畸形的截骨术等方法治疗。如果存在手术禁忌症的人群,通常不建议选择,比如严重结核性脑膜炎或者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难以耐受手术等人群。
手术恢复期间做好伤口清洁和卫生,避免过早沾水,防止发生感染,适当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或者粗粮等食物,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矿物质,也可以吃些瘦肉或者蛋奶制品等食物。加强个人卫生,切断传播途径,如果出现异常症状,需要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