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骨髓炎治疗方法有哪些?骨髓炎怎么检查出来

   2024-07-31 1520
核心提示:化脓性骨髓炎多发于营养不良,发烧初愈的儿童,或者常有病灶如疖、痈、扁桃腺炎等情况。化脓性骨髓炎容易感染,需要及时治疗。那

化脓性骨髓炎多发于营养不良,发烧初愈的儿童,或者常有病灶如疖、痈、扁桃腺炎等情况。化脓性骨髓炎容易感染,需要及时治疗。那么化脓性骨髓炎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化脓性骨髓炎治疗方法有哪些

1、全身支持及对症治疗,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补充维生素。中毒症状明显者可给予少量多次输血、降温、止痛等治疗。

2、骨髓炎可以有局部红热肿胀疼痛严重,感染严重还会引起高热,患者精神萎靡,需要及时行细菌培养,应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急性期主张尽早静脉给予足量抗生素,通常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联合使用,并根据药敏试验进行调整。

3、用石膏、夹板、皮牵引等行患肢抬高和制动。

4、应用大剂量抗生素48h后高热仍不退者或骨膜下穿刺有脓时应手术治疗,包括骨膜切开、钻孔或开窗。如已形成骨膜下脓肿,则应早期切开引流,髓腔内放置两根硅胶管进行抗生素溶液灌注冲洗。

5、如果局部形成脓液死骨还需要手术清创引流,放置冲洗引流管冲洗治疗,如果死骨大,影响愈合可能还需要在早期固定保护,后期细菌控制良好后植骨治疗,同时注意全面营养增加抵抗力,输液对症治疗全身合并其他疾病。

6、高热时降温、补液,纠正酸中毒,必要时少量多次输血,以增强病人的抵抗力,预防发生褥疮及口腔感染等,给予易消化的富于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使用镇痛剂,使患者得到较好的休息。

7、骨髓炎为全身感染的一部分,应及早采用联合足量而有效的抗菌药物。应根据感染类型、致病菌种、敏感试验结果、宿主状态和抗生素性能等正确选用抗生素。及时采用足量而有效的抗菌药物,开始可选用广谱抗菌素,常二种以上联合应用。

骨髓炎怎么检查出来

骨髓炎检查方法是X线扫描、CT扫描、血常规检查、局部脓肿分层穿刺等来判断病情,做检查时还需要选择大型医院。

1、X线扫描:X线扫描属于一种比较常规检查方法,主要是使用专业的仪器进行骨扫描来判断病情,在检查过程中可以根据骨髓的形状和阴影面积来判断感染严重程度,在明确病情之后,可以通过静脉输入青霉素药物来消除炎症。

2、CT扫描:CT属于一种比较精准的检查方法,对于骨髓炎的判断也会比较准确,在做检查时还需要将身上携带的金属制品去掉,可以提高检查结果准确性。

3、血常规检查:血常规属于一种比较常规的检查方法,主要是在静脉部位提取血液来化验,可以准确判断血液当中的白细胞计数,能准确判断骨髓炎。

4、局部脓肿分层穿刺:穿刺检查是比较常见的检查方法,主要是通过局部抽取液体进行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可以准确判断骨髓感染的原因和严重程度,需要选择医院或者大型医院做检查,才可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明确病情后可以针对性治疗。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
  • kuadu-y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猜你喜欢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文章大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c)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6065号-2 sitemap